2016年3月21日,因为老师的推荐,我遇见了简书这个平台。
2016年4月10日,我写下了第一篇文章《时间会善待每一个人》。这篇文章只有短短700多个字,阐述了自己的大学的无聊生活,整天刷手机,或者对着桌面不停地刷新,写出了对于那时大学的焦虑和想法,希望自己能够善待大学的时间,善待自己。
这篇文章只有45个阅读量,大部分是因为转发到了朋友圈,朋友支持的结果,可能,在简书本身,没有一个人看到吧。
如今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我早已不再像当初那样整日焦虑和无聊,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工作和学业,充实的社团活动,还有坚持了一年的文字生活。
一年的时间,共写了95篇文章,共计185456个字,获得895个赞,317个粉丝。
2016年的9月,开通了自己个人的公众号:鲁刚辉。将文章和想法分享给喜欢我的朋友和同学们,目前共有273个朋友关注着我,真的很幸运。
文章的标题写着,如果回到一年前。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写作这件事情,因为它不仅仅是我梦想的寄托,更多的是我注入了我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孩子,既然当初选择了它,那么我就已经对于它注入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我不停地喂养它,保护它,让它成长,同时也让自己不停地思考,在不断地尝试和锻炼中我得到了成长。
因为写作,我开始有了买书和看书的习惯,在写字的过程中,我需要输入大量的文章和知识我才能尽情表达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因为写作,我也培养了自己早睡早起的习惯,一年下来,很少有超过8点之后起床的时间,大多数在6点半左右就起床,看看书,手机看看时事新闻。
因为写作我获得了实习的机会,让我能够提早进入社会工作,能让我的文字能够发挥出无法现象的力量。
更是因为写作,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然后进行分析,分析自己的心理和想法,去看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在不断否定和解析自己的过程中,看清楚了自己。
......
要说写作真正带给我什么?我其实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因为写作,我获得了重生。
文章的开始我写到,我不会再和之前一样迷茫和焦虑,我不会再无聊的刷手机和电脑,我不会再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我成为了我自己。
成为我自己1.
不知道从今年年初的什么时候开始,有读者就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建议,希望我不要一直局限在学校,也不要一直写鸡汤,因为这个鸡汤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泛滥了,没人要看了。
的确我也发现,虽然自己公众号上粉丝数量在不断上升,但阅读量却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度让我觉得很沮丧。但与之相反的是,简书上的文章喜欢的人大有人在,这让我十分困惑。
为什么简书上陌生人对于我的文章给予了支持,而朋友和同学们反而出现了厌烦的心理?
我思考了很久,应该不是自己文章水平的问题,而是选题和方向的问题。
对于陌生人来说,他们并不是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看,只要看到符合他们观点和痛点的文章就会点赞,喜欢。但朋友和同学则不一样,他们对于我的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我要写什么样的文章,对于很多同类大学生的文章看了很多了,所以,希望我能够写一些有新意的文章,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开始写起来散文,以情感为出发,将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和情感委婉的表达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共鸣。
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不仅仅公众号上没人看,连简书上也变得惨不忍睹,上百上千的阅读量变成了几十,甚至个位数,那段时间,我真的无法接受,差点就要放弃写文章了。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问自己,我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了好久才明白,我写文章是为了表达和文章,并不是为了阅读量而写,我是要让别人直到自己的想法而已,并不是越多人知道就越好。
因为我一旦初心变了,那我写的东西也是为了别人的喜欢而写,不是为了自己而写。
如同最近几篇文章,我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在大学的我们能够明白,大学的时间不多了,应该开始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不能再依靠父母,自己要对负责了。
这仅仅是对同学之情的一点善意提醒,没有去迎合任何人的口味,纯粹是自己想去表达而已,这才是我真正写文章的方式和初心。
写文章的初心2.
根据上面的话题,也有读者又说道:你写的文章都是鸡汤,没有一点营养,和那些真正的文学是不能比的,包括我现在看的书,都是一群垃圾作者写出来的垃圾文字。
我承认,我写的就是现在泛滥的鸡汤,但我不认同这些就是垃圾的观点。
首先,在你眼里,写文章这件事情已经被你分出了等级,有了高低之分,像莫言或者一些国外的书籍你觉得是文学,一些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书籍你觉得是文学,唯独鸡汤和青春小说你觉得是垃圾。
仅仅从高低之分这一点上,你就已经没有了谈论这件事的资格。
这和人权一样,人人平等,文字也是如此。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字,既然能够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如同肯德基和麦当劳现在被说成垃圾食品一样,蔬菜和水果才是最正确的健康食品。
鸡腿和汉堡同样能够让人健康成长,只要你能控制食量,适量运动,汉堡里的蔬菜和肉类都是能够满足人类健康的物质,凭什么说它们是垃圾食品么?
是你自己被他们的美味给吸引,没有控制食量,是你自己不愿意运动,不愿意减肥,却把责任都推给他们,你不觉得可笑么?
有人会反驳,吃了它们就要减肥,会让我发胖,这就是垃圾食品。
可你不想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人自己是选择的,你可以不选择它们,但你一旦选择了他们,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后果。它们带给你美味,它们带给你抗寒的热量,这些东西都是你得到的。
你不能因为你失去了一些东西,却闭口不谈它们给你的好处,还要去说它们垃圾,这是什么道理啊!
文章也是如此,无论是有些人眼里的文学还是鸡汤垃圾,都是平等的。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文字作用,有些文字让你做人,有些文字让你修心,有些文字则带给你深刻的思考,我们无法述说谁更加好,谁是垃圾?
再举个例子,就像五星级大酒店和大排档或者美食一条街一样,你是没有办法去说谁好谁坏的,五星级大酒店你获得了高级的服务和卫生保障,但可能失去了一些自然和纯真的感觉,而大排档没有很好的设施和卫生,但你和你的朋友们之间的那种气氛是不能被忽视的。
因为在你得到的同时,必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你不在乎,也可能是你的痛点。
这就是文字让人觉得有魅力的地方。
文字的魅力3.
前段时间迷蒙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触还是很深的。
第一,我是不支持休学的,无论怎么样,在当今社会,学历还是很重要的,一张本科文凭是基本门槛,没有文凭是很难进行的。
第二,对于文章里很多的点,我还是很支持的,比如,尽早的实习,学到的东西一点比学校里多一百倍。这一点,我挺赞成的,因为有了亲身经历。
这倒不是说上大学不好,学校都是垃圾,没有这样的意思。恰恰相反,大学里靠的是自己,学校和老师给你的只能是一个引导作用,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但现在的大学对于学生太过放纵,导致很多人没有一种想去学习的心思,这个家庭教育也有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离开学校,去实习,就成了一个很好提升自己的方法。因为,有压力和金钱逼着你学习,逼着你提升,你别无他法。
我很幸运因为自己文章的原因获得了一份实习的机会,也很感谢你们一年来对于我的帮助和理解。
在实习中,我明白我是如此的渺小,我在大学里学的东西简直是九牛一毛;我还懂得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小心提防着某些人;我知道有些东西,仅仅靠努力使不够的,还要靠一些除了自身努力之外的东西......
我现在觉得,实习中,我获得了一种新技能,就是有搞砸事情的勇气,以及承担后果的能力,这才是在大学里根本没有办法得到的东西。
除了这些,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能去做自己想要的,拒绝自己不想要的,这才是实习中我收获最大的体会。
一个人,连自己都没办法征服自己,还有什么能力去征服别的呢?
当然,提前实习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工作问题提前解决,不用担心将来的实习期的工作问题,再者,实习的时候会给论文和毕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很多专业对口的公司都会有着大量的真实资料和依据,对你的毕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钱的问题,实习虽然钱不多,多几件衣服的钱还是可以有的,一方面减轻了父母的压力,也会明白赚钱的不易,明白父母的苦心。
提前实习的好处还有很多,一下子也说不完。
提前实习的好处太多4.
絮絮叨叨的说了这多么多,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观点,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回到一年前,我还是会选择这样做,我已经不希望再回到那个整日浑浑噩噩混日子的自己了,我想要认识你们这群读者,我想要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我想要一个实习工作的机会,我想要成为我自己。
20多岁,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0多岁,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20多岁,我有能力去争取我想要的!
20多岁,我有能力去拒绝我不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