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民族村(2023.4)(二)

作者: Mr__树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07:36 被阅读0次

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县。

普米族信仰苯教,韩归教,藏传佛教。

普米一词是普米语音译,本意为“白人”,是民族自称,与其自古崇尚白色、以白色象征吉利有关。

普米族房间。

成丁礼。

普米族分布区域。

普米族的烤鸡,还可以围炉煮茶。

石板烤粑粑。

烤玉米,烤鸡腿,烤肉串,中间就是苦荞粑粑。

各种少数民族乐器。

佤族寨。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

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种腊鱼,腊肉,腊鸡…

牛头,大概是祭祀用的吧。

相关文章

  • 心灵之旅 — 西山、民族村游记

    01 西山,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而入秋后的西山,在原本雄伟壮丽的基础上似乎增添了几分...

  • 西域牧歌31:民族器乐村游记

    周末,天气晴朗,深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柔软飘逸,把一颗好动的心,揉捏的柔情似水,波光粼粼。爽快的胡嫂提议出去走...

  • 民族村

    我们今天准备要飞回运城了,可是上午去无聊得很,所以小刘叔叔,也就是我们的导游,他带我们去了一个原始形态的民族村,...

  • 苏二村游记

    苏二村原名荔枝村,因荔枝树很多而得名,后来为了纪念苏东坡,才改名苏二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

  • 昆明民族村

  • 昆明民族村

  • 云南民族村

    晴空万里天湛蓝, 春城旅行艳阳天。 民族村寨二十六, 风情习俗舞翩然。 茶马古道历史远, 浓缩三塔美景观。 鲜花绿...

  • 云南民族村行揽其二

    几点灵心似火燃,谁人停坐此生怜。 无形有质原因舞,不动虚声却在弦。 基诺青山歌户外,纳西白月驻窗前。 夜来暂借还村...

  • 莆田涵江双福回族村

    儿时玩伴请我来双福村喝茶,我才知道涵江也有少数民族村。涵江区有三个民族行政村,双福村、南下村、坝头村。其中双福村于...

  • 民族园游记

    我是日记星球361号学员,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星宝宝第二十五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一百九十七篇原创日记。 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民族村(2023.4)(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x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