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取代人类 驯化
潘多拉的盒子 舒适区的陷阱
多维度发展 善良比聪明重要
共计1787字|建议放松4分钟
1.人工智能威胁论
谈到科技,现在通常用“驯化和反驯化”的概念,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变得离不开他,并产生最终被取代的恐慌。
我想每个时代的人有不同时代的“恐慌”,就拿最初的几百万面前来说,人类的祖先离开了赖以生存的非洲大草原,放弃了生存的环境而去寻找新的目的地,当时他们的心理是不可预见的未知的,当然也是恐慌害怕的。
而事实证明留下来的都灭绝了,只有走出来的才获得了新生。
再到了农业社会,人类逐渐习惯了固定的生存方式告别了采猎时代,慢慢地进行耕种、造房子等等行为活动,他们在驯化了土地和各种各样的物种。
实现了为人服务的功能,解放了很多以前需要人类做的事情,从而也衍生了各种各样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像市场、买卖、商行等等行业也好领域也罢。
我想一开始定居下来的人类也是恐慌的,他们不知道这代表什么,只知道这就是趋势只要跟着走就好了,事实证明由于长此以往的适应性也只能跟着走。
接着我们就迎来了更大规模的工业革命,这次无疑又是对人类的一大冲击,把以往辛勤劳作的低效率解放出来,在最大程度的享受幸福感的同时,部分的恐慌也是不停地显现,因此有出现大规模的摧毁机器的现象。
当然事实再次证明一起都是徒劳,就像凯文凯利所说,“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不可逆”。
悲观主义者当时就断言人类灭亡论,而时至今日除了再次衍生出更多的行业外,人类还在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程度的繁荣。
宏观来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总人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总的经济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而相伴人类最为惊慌的行业更是层出不穷,而每一次的进步总会淘汰点未来悲观主义者,他们仍然抱残守缺不愿意前进,就像最初那些非洲站在书上目送人类祖先的猴们,如今早已不在。
那么反观今天再次恐慌的人工智能或者某种会取代人的科技,我们首先要接受的就是不可逆,就像墨菲定律所说,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只是早晚的事。
知道了这个趋势,我们就应该审视自己,如何让科技为我所用,我应该抛弃哪些舒适型更好地适应趋势。
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哪些是不可取代的,最起码是在某个纬度不会立刻被取代,从而不断增强适应性和挖掘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个性。
2.舒适区的陷阱
我们赖以存在的舒适感,有时候也是造成毁灭的温床,那些我们发现的美好的寄托并幻想从而可以无忧无虑的想法是天真的,那些让你美好的也会让你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最终环境一变就是末日来临。
所以我想我们要增加自己的多纬度,而不是对于一种特定的环境过度依赖,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变得脆弱易碎。
就像变色龙一样,他们会根据环境不断变化自己的状态从而适应环境。我们这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现在是否过度依赖某个技能或者环境,适当地做些调整避免一损全损。
由于工业化流程化的深入,人们也逐渐丧失自己对于机器的优势。而在机器大规模取代了过往很多岗位的同时,让人陷入了自己制造的舒适区中,所以长期停留在其中不可自拔,那么最终也终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所以,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观点,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在于机器本身带来的危险,更多的是来源于人类自身对于自我的麻痹。因此,不论最终事实如何,我们都应该突破机器带来的舒适区,主动寻求自身的新的适用性。
3.聪明和善良的辩证
在工作生活中,常常让我们苦恼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才是最好,并且无论你怎么做可能都会被别人冠以各种各样的标签。
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始终坚持一个所谓的真理,比如坚持、努力、上进……却始终还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等等,进而开始质疑做人做事要聪明,而说善良无用论。
我们要知道世上事都有这么一把尺进行度量,我们也不可能寄希望于找到了这样一把尺就可以丈量世上万物,而忽略了所谓的变通性,就像直尺和卷尺。
所以,我们坚持的应该是知道哪些是不可变的,哪些是可变的,从而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就像两把尺子,再怎么改变外在的形式,只要真正的衡量刻度不变,测量的方式正确,那么最终测量的结果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同样的,对于聪明和善良,我想善良就相当于这个刻度,他是衡量动力的标准,一个再怎么有利益的事情,只要他是恶的我们都应该提起注意。
就像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我想善良也许是真正区分智能的刻度之一,也就是说智能化再怎么发展,善良虽然有一天也可能就像通过图灵测试一样被植入,但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善良我想是人性中最难能可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