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学时,你最怕遇到什么?恐怕是校园欺凌吧?敲诈勒索、语言暴力、肢体冲突......
而微信聊天呢,最怕的不是砍价群发,是断章取义的截图。
茜茜,一个内向的女孩,因为跟室友微信聊天无意间吐露“17岁时被性侵的经历”,被室友故意截图发到各个网络平台,让她成为全校热议的“话题”。
其实,茜茜早就从这段黑暗的经历中走出来,她坦然地把心里的伤疤揭露给室友,是因为信任。
谁曾想,室友为了“出名”,为了火,不惜过度消费她惨痛的经历,把自己打造成“圣母”、“救世主”的人设。
很多不认识的人疯狂加茜茜微信,好多群都弹出关于她的消息。这些不熟的人,看上去想帮助她,只是想猎奇。
那些指指点点,那些不胫而走的谣言,比外表的伤更可怕,刀刀扎进心里。
甚至跟茜茜有过节的人,也疯狂跳出来,借此表现自己,洗白曾经对她的伤害。
很快,茜茜删除了朋友圈,关闭跟外界的交流网络,可她却失去了同学亲人的信任。
“我不是个怪胎,只是个受过伤的人,你们凭什么否定我?”
错的不是茜茜,她不该被疏远、被批判,错的是她室友没有界线的表达欲。
原本的受害者,因为语言暴力再次被侵害,而“一时好心”的室友却因此成为了“英雄”,真是可悲!
02
初中时,学校经常有“早恋”的传闻。
如果哪对男女同学举止稍微亲密了些,很快他们就会成为被同学起哄的对象。
如果不幸,班级里有位特别有“正义感”的好同学,去老师面前稍微吹下风。那么,很快,涉事学生的家长就会被请到学校,被老师严肃批评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不过是借了本书,多说了几句话,就被按上“早恋”的帽子,也是不值得的。
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不敢跟异性多说话,唯恐被好事的学生打了报告。
在学生时代,“早恋”还不算大事。
要是女生被说“不检点”,不管是真是假,那学校肯定是没法呆了。
无论走到哪里,同学的眼光都躲躲闪闪。一到下课,班里的学生可能会去她的座位蹲点,翻她的东西,笔记,像福尔摩斯一样侦察她不好的踪迹。
要是发现个言情小说,日记本之类的证据,那铁定被全班传阅了。最惨的不是别人的舆论,而是好朋友和家长对你的不信任。
内心坚强的人,尚可顶着舆论压力上学;万一是个敏感自卑的主儿,一旦退学,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局面。
就算父母开明换了学校,依然会战战兢兢。学业肯定跟不上了,要是被新同学知道一点风声,那会更惨了。
因为无中生有的事情,被朋友孤立排挤,而渐渐自闭,经历过的人该有多绝望呀!
03
在高中,学校都是明令禁止准带手机的。
但是,不少学生私底下会偷偷带,浅浅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手机很快被偷了。课间操时,朋友把手机放课桌,然后回来就没了。
浅浅心疼朋友作为生日礼物的手机被偷,很快就找出了偷手机的同班同学,还是个男生。
因为是文科班,男生就四个,都被女生当成宝贝呵护着。浅浅就把偷手机的元凶告诉老师,想让老师来处理。结果老师说,谁让你们带手机的,被偷活该。
浅浅听完,气得直接报警了,因为手机比较贵重,警察把那个小偷男生带走了。
这件事以后,浅浅被同学骂了很久,说毁了别人的前途。不少“正义”的同学扬言要“除害”,要赶走浅浅,经常在她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嘘她、笑她,让她下不来台面。
就这样,浅浅因为帮“被偷手机”的朋友出头,同学们都单方面地评判她是个多管闲事的人,觉得她不好惹,故意疏远她,排挤她。
她甚至受到匿名的小纸条,让她“别得意,识相点”。
浅浅只能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中,不理会这些风风雨雨的传言。她的学习成绩上升很快,期末考试还拿了年纪前五。
不料,有同学匿名向班主任举报她考试作弊,才考得那么好。为了查明真相,老师连夜调查了监考的视频,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浅浅并未作弊,那位举报的同学不得已,只能道歉。可浅浅再也无法打开心扉,原本自信乐观的她,变得自卑封闭,不敢结交新朋友。
“我就随口一说,谁知你当真了”,语言是比拳头更可怕的武器,拳头只能伤害外表,而语言却可以刺穿灵魂,让我们孤立无援。
04
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可能不是按时想起的下课铃声,更可能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被侵害被人肉,被早恋被分手,被曲解被排斥......这些被人忽略的伤疤,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更加明晰。
曾经历过的不幸,不是为了被人重复议论,不断消费;而是为了遗忘,佛去身上的灰尘,原地爬起,重新出发。
谁不曾年少轻狂,谁不曾被人针锋相对。
被人不由分说地贴标签,并不可悲。看清一个人需要时间,更需要经历。
年少的期期艾艾、恩恩怨怨,就当一阵风吹过。既然你不曾因风而驻足,那就逆风奔跑吧。
记得张国荣的歌里有这样一句词: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就要做自己的太阳,穷冬烈风,我要为自己点亮前方。
既然,无从知晓别人嘴里会蹦出什么,那就昂起头赶路吧。让自己变得忙碌起来,关闭所谓的朋友圈、微博,看书学习。
努力提升自己,有了硬本事,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与其沉溺于语言的洪水猛兽里不能自拔,不如增加自己的底牌与实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