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琢磨细节的人,例如做题的时候我会对作者进行一番研究,有时候因为里面的一个情节而翻看资料竟然会读到一些让人喜欢的故事,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读到一篇课外文言文有几分意思。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其人搜遍网络也没有详实的资料,仅仅知道他是东晋的大儒,能被历史记住也是因为他好学,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比我们知道的刘禹锡更安贫乐道,刘禹锡住在“苔痕上阶绿”的陋室,来往的人是“无白丁”,平时的娱乐活动是“弹素琴,阅金经”想来不算很穷,毕竟弹琴、交流佛学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穷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哪会有心情玩高雅艺术呢?所以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只能说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对个人志向的表白,不愿意为官罢了。
而王欢呢?就穷的可怜了,竟然是“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靠乞讨得来的饭养活自己,就这还读书呢,并且还“怡如也。”,他的安贫乐道甚至比颜回更胜一筹,颜回是“居陋巷,箪食瓢饮”但起码不乞讨啊。
王欢都穷成这样了,他的妻子闹着改嫁纯属正常,他竟然抛出了这么一句话“卿不闻朱买臣妻邪?”,这是威胁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故事吗?你和我离婚到时候可别后悔!哈,自己不顾家里生计,承担不了一个男人的责任还想老婆支持他,和他一样安于贫困并帮他解决生计问题,真是自私到了极点。
朱买臣妻子的故事我也来说道说道。
朱买臣家境贫寒,爱好读书,靠上山砍柴为生,他有个怪癖就是:喜欢一边砍柴一边大声的朗读,路过的人都嘲笑他的迂腐,他的妻子觉得颜面有失就劝他改了这个毛病,没想到他读书的声音更大了,于是他的妻子就要求离婚,他不同意,还说算卦的说自己五十岁就发达了,现在都四十多了,你再忍受几年吧。他的妻子死活不同意,坚持离婚。离婚后和邻村的张木匠在一起在封建社会里苦苦挣扎,后来遇到贫困交加的前夫朱买臣还赠送他一顿饭呢。
朱买臣后来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衣锦还乡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正在大街上蓬头垢面打扫卫生的前妻和其丈夫,于是邀请他们坐在马车里,回到府邸他的妻子表示了后悔之意,朱买臣就把一盆水泼在门外说:“若泼出的水可复收,则你我亦可复合。”他的妻子羞惭上吊自缢了。这也就是“覆水难收”的来历。
我要说的是这朱买臣真不是个东西,你妻子好歹跟你几十年呢,她和你离婚的原因除却爱慕荣华富贵外,你俩爱好不同,性格不合也是重要原因,你怎么能绑架一个和你三观不合的人和你过一辈子呢?反观离婚后的妻子还对你有一饭之恩呢,你怎么能说她的心中全然没有你的地位呢?只是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日子,你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读书世界里,从没有想过另一个人的需求罢了。
开宝马的人万不可和骑自行车的熟人打招呼,哪怕你没有刻意炫耀之心,但是对方的自尊无形中也受到了伤害,发达后的朱买臣竟然车载前妻和其夫归去,这妻子想起以前觉得愧疚,所以愿意终身服侍你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也算情有可原,那个社会人人不都是为了活下去吗?而朱买臣竟然上演了一个“覆水难收”的戏码,妻子就被生生被逼死了。
如果念及旧情心存爱意可以重新接纳;如果因一饭之情心存感激可以偷偷的帮助;如果没有容人之量,可以做到不打扰啊,为什么要这样羞辱于人呢?
在胸怀这一点上朱买臣和王欢都不如一个河南人。那人是谁呢?唐朝宰相,洛阳人于頔。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崔郊,请注意他不是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也不是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崔护,虽然都是唐朝人,但是他只是一个秀才而已。
他和姑母家的婢女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不料姑母家穷将这婢女卖给了宰相于頔,崔郊却一直念念不忘昔日恋人。一次寒食节,崔郊意外的见到了已成为小妾的婢女,百感交集的他写下了《赠婢》交给昔日情人。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下这首诗,这也是他唯一一首拿得出手的诗。
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崔郊真的是一片真心啊,字里行间充满了不能左右命运的无奈和对进入侯门的情人的担忧。这婢女也是爱极了崔郊,于是将诗作放在身上,不小心被于頔看到了,按说一般的男人得知自己的女人还在念念不忘昔日的老情人一定会火冒三丈,这于頔却非同一般,他被这对小情侣感动了,就让崔郊把小妾领走,还赠送给他们万贯金钱让他们好好成亲。
这就是一个男人的气度!大丈夫何患无妻?大丈夫何愁无人崇拜?用现在的一句来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所以面对爱情不必患得患失,不必期期艾艾,是你的终会到来,不是你的也勉强不来。当一个人要走的时候不如果断的放手,面对过去的感情可以凭吊但万不可伤害,那简直是伤人又伤己。做人大度一些总会有福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