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一个性喜清净、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休官不任,反觉梦清闲的诗人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性格疏懒,习于野性,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也。
拍景来源:园博园丁尼生说过,“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心而所向,犹而自知。
自识解义为自己知道、认识。“自证”云者,即自己证知之谓,意即,心识在认识境相的同时,亦能对这种认识自身有一种觉知,比如当见到青色时,见的行为也同时能被意识到。
心识不仅能带起所认知的境相,同时亦能显现自身,将自身表象为与境相相对的能认知者,是即作为心识之。
自识=自律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意识是我们对自己主观体验的觉知,它包括我们的感情、思想、行动。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意识甚至是我们心理学最核心的问题,当然,自从行为主义出现以后,我们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的行为可以观察到的方面。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慎独”唯自识。当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讲得就是我们的意识一定要借助我们自己的身体来进行。我们的意识不光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质之中,其实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这就叫做具身的认知。具身认知是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受,反之亦然。
自识鲁迅 在《坟·文化偏至论》:“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绝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苏格拉底的千古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而“认识你自己”在这里首先意味着:人可以并且应当认识自己的心灵,而且首先是在心灵中包含着知识和理性明察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将此视作理性自识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它与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经过理性论证的生活”或“具有理性根据的生活”是一脉相承的。这条线索日后在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得到贯彻并被导向极致。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几乎都有战胜自己的任务。
面对饥渴之诱惑,许衡因心中有“主”而无动于衷。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自识!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个人要战胜的“自己”是很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巩固胜利的成果,防止旧病重犯。
凌乱之石一枝花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满足了,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自己把自己否定了,是一种品格的超越。人生的快乐,就是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被他人超越不失志。
每个人都有无数个自己:自己所理解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所认为的别人眼中的自己;在当下的社会中只能展示出的自己;宇宙所安排的拥有无限潜能 的自己;现实中真实的自己……自己对不同的自己了解得越全面、越均衡,说明认识越透彻;而在某一个自己中深入得越深,拥有幸福感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识别之心,在于耳目。多识自我,多自在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