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是我最小的弟弟建顺的朋友,建顺在做自媒体“发现”的时候,结识了十多个好朋友,他是其中之一。他是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写作和摄影都是顶级的,去过西藏43次,周游列国。我们大约见过三次,都是建顺召集的,后来就没有见面了。本来,很可能我们就擦肩而过了,但今年这个祝福使得我又对他心存敬意,毕竟人家那么牛逼的人能问候你,说明还是在乎你的。
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不再会认为朋友越多越好,而是看重朋友的品质,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过去固定下来的朋友不必经常见面,友情和信任放在那里,不会生霉。
就我而言,朋友可以分三个圈层:一是核心圈的人,包括我的兄弟,妹妹,以及他们周边最铁的个把朋友,大约20人左右吧。二是紧密圈的人,这个也有大约20个人,包括单位处得好的同事转化为朋友关系的,包括在关键时刻给过我无私帮助的人。三是外围圈,人数不会太多,大约30人左右,总是有某一点能共鸣,可以称为朋友,一年见个次把次。除此之外,其他人就只是认识了,算不得朋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核心圈的人,我几乎每月都想见见,也的确是见了,否则就感觉隔了半年之久一样,比如这次春节,感觉和他们(她们)有太久太久没有见面了,想得紧,想得慌。紧密圈的人,至少三个月见一次吧。外围的就不谈了,随机。这样见面的频率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了,已经很难得了。
现在饭局上,大家都习惯加个微信好友,有的是出于礼貌,有的是出于办事方便,真正觉得对方有趣而加的比较少。我有三个“不主动”:第一,比我地位高的人,我不主动加,怕弄得自己尴尬,谁知道对方愿意不愿意呢?第二,女同胞初次见面不主动加,一般我会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发现对方值得加才加。第三,对方主动要加,而我对他毫无好感,又不好意思拒绝,只有加了以后立马限制其权限。
从社会分工看,我所认识的人无外乎几类:政府部门的多一些,从副省级领导到一般干部,但他们大多数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没有太多趣味,因而交流较少,微信上更是看不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品行;艺术界大咖见了不少,大多数是有趣之人,但要受得了他们的性格和傲气,你得有胸怀;学术界的认识一些,毕竟在高校工作,接触了几个,但我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问对我来说,只有转化为谈笑间皆为学问才有意思,比如南大的胡阿祥教授;实业界的人,区别可就大了,有的很真诚,有的很圆滑,不能定论。
曾经删除了几个微信好友,那是因为半年时间没有互动了,可是刚刚删除没有一个星期,结果又见面了,那个尴尬的场面啊,对方还是江苏著名媒体交叉点的一个负责人,还有一位老总,人也很好。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各种人对微信信息的态度。
但我是希望朋友间都互相坦诚的那种人,不喜欢藏着憋着。这是我的性格,没有办法。所以,我的微信都是发自内心,从来不说违心讨好的话。如果对方一点感应都没有,从来不和你互动,要么是说明他观点和你完全不一致,要么是认同你的观点,但太爱惜自己的羽毛,怕认同了以后会被领导发现,对以后提拔无望。无论是哪一种,我都不喜欢,既然不喜欢,那又何必做什么“微信好友”,早点删除了好,免得还占用我的内存。(现实中经常见面的朋友除外)
当朋友们今天看过这篇文章,明天就看不见我的微信了,说明我们无缘,请别计较我的洁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