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是我最近几年在胡洪侠的“夜书房”群里才知道的,胡是董的小迷弟。后来就在网上陆续买了董桥的《橄榄香》《英华沉浮录》《董桥小品》《董桥七十》等等一些书,读来别是一种滋味,受益匪浅。
最近得到消息,由北京商务印书馆要出林道群选编的一套三卷董桥读本 ,即将本月底与读者见面。要知道,内地已有近十年没有任何董桥先生授权的新版书出现。
我按照介绍赶紧在网上预定了一套,216元,根本没有折扣,看来此书必定会被董迷青睐,一时洛阳纸贵。在纸质书销售日渐低迷的今天,此书尚未面世,人们就纷纷原价预购,堪称奇迹。
董桥生于印尼,求学台湾,客居伦敦,行游欧陆,归寓香港,董桥以其学兼中西、连接民国与当今的身份和创作,本身已是特色鲜明、不可忽视的个体样本与文化存在;在他纷繁的写作产出之下,更难得交织着对文明精华的传续、对区域和片段历史的审视、对个体生命的怜惜、对微妙人性的剖解;他对中西语言的推敲运用,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化,在语言文字饱受“网感”冲击的当下,也有一种积极的抵抗意义;而流淌在他字里行间、袭自古典年代的风雅之趣,以及“世界都数码化了我们还在数绵羊”的和缓笃定,对倦怠社会里卷生卷死的我们,何尝没有抚慰疗愈之效?
或许可以说,无论坊间怎样争议“你一定要看董桥”“你不一定要看董桥”,笼罩其作品之上的旧时月色,依然有照见今天的力量。这也是与董桥睽违十年后,有必要再读董桥的奥秘。
上面这两段介绍是书评人毛尖写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刘绍铭说:“当代散文诸家,堪一读再读者是董桥。”
胡洪侠更是直接说:“读董桥其实没有多少道理可讲 或者说道理很简单:实在是好。”
梁文道赞誉有加:“董桥是当代华文世界里第一流的文章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