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星董桥

追星董桥

作者: 之乎也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1-13 21:31 被阅读0次

董桥是我最近几年在胡洪侠的“夜书房”群里才知道的,胡是董的小迷弟。后来就在网上陆续买了董桥的《橄榄香》《英华沉浮录》《董桥小品》《董桥七十》等等一些书,读来别是一种滋味,受益匪浅。

最近得到消息,由北京商务印书馆要出林道群选编的一套三卷董桥读本 ,即将本月底与读者见面。要知道,内地已有近十年没有任何董桥先生授权的新版书出现。

我按照介绍赶紧在网上预定了一套,216元,根本没有折扣,看来此书必定会被董迷青睐,一时洛阳纸贵。在纸质书销售日渐低迷的今天,此书尚未面世,人们就纷纷原价预购,堪称奇迹。

董桥生于印尼,求学台湾,客居伦敦,行游欧陆,归寓香港,董桥以其学兼中西、连接民国与当今的身份和创作,本身已是特色鲜明、不可忽视的个体样本与文化存在;在他纷繁的写作产出之下,更难得交织着对文明精华的传续、对区域和片段历史的审视、对个体生命的怜惜、对微妙人性的剖解;他对中西语言的推敲运用,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化,在语言文字饱受“网感”冲击的当下,也有一种积极的抵抗意义;而流淌在他字里行间、袭自古典年代的风雅之趣,以及“世界都数码化了我们还在数绵羊”的和缓笃定,对倦怠社会里卷生卷死的我们,何尝没有抚慰疗愈之效?

或许可以说,无论坊间怎样争议“你一定要看董桥”“你不一定要看董桥”,笼罩其作品之上的旧时月色,依然有照见今天的力量。这也是与董桥睽违十年后,有必要再读董桥的奥秘。

上面这两段介绍是书评人毛尖写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刘绍铭说:“当代散文诸家,堪一读再读者是董桥。”

胡洪侠更是直接说:“读董桥其实没有多少道理可讲 或者说道理很简单:实在是好。”

梁文道赞誉有加:“董桥是当代华文世界里第一流的文章大家。”

相关文章

  • 董桥

    董桥,台湾外国语文学系的科班出生、伦敦大学的访问学者、中年藏书家、英国藏书票协会会员。 董桥的散文在台湾流行了几十...

  • 董桥非桥

    重新翻读董桥的《英华沉浮录》,仿佛上了堂生动的语文课,深感自己之前中文底子的脆弱与浅薄,都不好意思拿自己的文字当众...

  • 古色古香书,怀人忆旧文,倾心收藏人

    ——读董桥《小风景》有感 “你一定要看董桥”,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出自八十年代末期香港评论家罗孚的《读书》。董桥的散...

  • 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桥,朱雀桥边野草花。董桥,笔下写尽朱雀桥。1942年出生的董桥,旅居台湾和英国。他的文字既有英美散文简单直白...

  • 读董桥

    片段 翻开《旧日红》,旧时的美好一一映入眼帘。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甚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民国风物在董...

  • 董桥写字

    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香港美国新闻处...

  • 董桥的世界——读董桥《橄榄香》有感

    清寒、昌隆,两个词而已,但是两个词同时出现在这样一句话里:“寄居在那样昌隆也那样清寒的老香港,我……”,既昌隆又清...

  • 《夜望》 —— 董桥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燕闲清赏笺》说香木几百种,生香、檀香是香之幽闲者;兰香、沉香是香之恬雅者;甜香、黑龙、挂香...

  • 董桥说品味

    没有看文章前,一说到品味,我能想到的是对服装等的选择和眼光,可他提出了一些我从未听过的观点,特别新颖。 1:...

  • 旧日红。董桥

    舊日紅 董橋 蕭姨家在城郊幽靜的斜坡上,深院大宅四周花木萬千,像個小植物園。正宅是荷蘭洋房,大廳正中掛著顏文梁一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星董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lq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