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俱来的天赋

作者: 闰二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6-05 20:19 被阅读0次

据说人自出生,就有自己独持的天赋。这话,我信。

傍晚出去遛弯,在丁字路口的小桥头上看到一老一少在卖葱。

葱是用老人蹬的那种小三轮载过来的,没有铺地摊,直接在三轮车上卖。而且计量所用工具也不是电子称,而是看着很有年代感的星杆称。

孩子是一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像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早晨的空气还有些凉爽,短袖外面套着一蓝白相间的校服。老人年纪也就六七十岁,一头几乎快要全白的头发,看着有些显老。小女孩称呼其奶奶。

那一小车厢葱,都不是很大,但非常均匀。大部分直径在一公分多点,葱白很长,葱叶墨绿,葱根还带有湿湿的泥土,一看就是刚挖出来的,非常鲜嫩。

远远地看着小葱就勾起一种想买的欲望,不时有人过去挑检一把。我更不例外,不买一把回家感觉过后都有要后悔的那种。

小葱价格是八角钱一斤,说是挑检,其实那葱像是喊了“各就位,预备跑”一样,齐刷刷地长得一模一样。说真的拿哪棵都一样。

老人说这葱是她在自己家院子里种的,种的有点多,吃不了,挖些出来卖点。而且这葱都是挖的时候挑选过的,一些小、断的都留下自己吃,拿来这些全都是大小差不多,没一棵是坏的,闭着眼拿就行。

老人称葱,一般是凑个整斤数。葱刚称完,小女孩的钱数也就报出来了。老人说,她自己没上过学,算帐不在行,怕出差错,今天是星期天,特把孙女带过来,帮她算帐收钱。

小女孩脖子上挂一个用细毛线拴着的二维码,奶奶称一份,她就到那人前面收一份钱。而且收完后,还要看一下手机,查验一下钱是否支付。

奶奶说,二维码是孩子妈妈的,没有手机,听不到收到钱的声音,所以孩子都要检查一下钱是不是转过去了。

刚上学的孩子,估计乘法还没有学过吧。不论一斤、二斤或三四斤,不打一点磕巴,张口就来。估计这孩子要么经常陪奶奶出来卖菜,习惯成自然;要么这孩子就有这方面的天赋,无师自通。

记得二十多年前,儿子上幼儿园。与儿子同班一个叫张渊的同学,她妈妈每天在幼儿园上学或放学的点在学校门口推着一个带轮子的杂货长板车,车上儿童玩具、零食、作业本、铅笔等小孩子用的东西一应俱全。

幼儿园的小孩子尽管与这些东西每天都相见四次,可从来没有对此感觉到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而是每次看到都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好奇、兴奋不已。不买一样回家就有一种誓不罢休的成分在里面。

每每这时,儿子的同学张渊就如同上了战场,俨然一名老士兵,成了他妈妈的一名出色帮手。拿货,报钱数,收钱,找钱一气呵成,业务非常熟练,算帐非常精准,很少出现差错。

那时用的还都是现金,而且所售东西多以毛为单位来计算,超过一元的很少。不论是三角两个、五角三个的,这孩子张口就来,把一元或五角钱递给他,迅速找回你零头,让大人看的都有些发呆,有些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儿子上了三年幼儿园,因每天的接送,我也目睹了张渊陪妈妈卖东西三年。有时她妈妈临时有事走开,他竟能一人守摊,泰然自若,气定神闲。当时我就想,这孩子这么小就会做生意,长大后,一定能子承母业,是块做生意的料。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孩子究竟现在做什么,也不得而知。

我只是在想,当年与其一起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对钱还不认识,对钱还没概念,可张渊已能熟练地在做生意。还有这个帮奶奶卖葱的小女孩,算帐脱口而出,收帐,查验,依然一个生意老手。一套流程下来,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所能料理的。也许这就是天赋,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本性。

一个人来到世上,或多或少,或精或疏,都一定的天赋伴随而来吧。好好发掘、培养,或许能成为某些方面的人才。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生俱来的天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o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