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70后,马上50了;
第一批80后,马上要40岁了;
第一批90后,马上也要30岁了。
俗话说:三十而立。人到30岁就应该顶天立地,甭管你能不能够、乐不乐意,总之到了30岁就该活出个人样。
到了30岁,就应该别让父母伤心;
到了30岁,就应该习惯生活的平淡;
到了30岁,就应该满足他们对你的期待;
到了30岁,就应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朝九晚五,按部就班。
是啊,快30岁的人了。
总不能再跟室友挤在合租房里,天天为争厕所吵架;
总不能每个月拿着一两万的月薪,却永远也买不起像样的房子;
总不能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还被父母逼婚:“你看看,你都多大了还没个对象”、“你看看,你那个同学谁谁谁,去年就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小时候玩那个谁谁谁,人家二胎都怀上了”。
可是,很多人的现实状态确实:
事业发展陷入瓶颈,体力创意不如95后,人情世故不及80后,每天除了开黑、吃鸡、看肥皂剧、拿工资在网上包养一只青蛙和四个野男人,完全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右张望,焦急等待,处处是身不由己,处处是抉择两难。
“三十而立”,似乎把我们推向了一个风口浪尖,处处是惊险的漩涡,处处是翻起的风暴,我们就在风暴的中间站着,焦躁、迷茫,进退两难。
年轻时谁不曾肆意妄为过,天天想着诗和远方,说“买房的都是臭傻逼”。
那个时候,总以为只要大学毕业,就会有大展才华的舞台;
我们总以为长大后可以改变世界、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总以为我们绝对不会像父母一样,过着千篇一律,小心翼翼的生活。
结果现在拼命打工,每个季度都乖乖给房东打钱,看看房价,再看看工资,只能偷偷抹眼泪,然后每天在通州挤地铁,坐一个钟头上班。
说好逃离北上广,往往最后都是沉溺在加班的灯火通明中;
说好不为结婚而结婚,最后还是勉为其难相亲了一次又一次;
说好30岁之前一定要全球旅游,其实旅游的钱还是在银行里准备付房子的首付。
过去,30岁只是一个描述年龄的数字;而现在,30岁成了引发年轻人焦虑的节点。以前,总是抱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心态生活,可当自己真的要步入中年了,原有的生活就像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上下不能。
想考虑自己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要考虑自己是否要组建家庭,要考虑财产如何积累和分配,还要安排父母过上怎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大的时间点的计划。
太多的应该,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只要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都无情地强加在你身上。
那时的自己:风花雪月自诩文艺;
现在的生活,几个字概括:俗气的中年。
三十岁的我们,不再年轻,却也不再慌张莽撞,不再因为一次失恋,就要放弃人生,不再因为一次失意,彻夜在街头买醉。
我们开始明白,这世界上的得到和失去,都是再寻常不过的道理。
我们在时间里穿行,被岁月打磨,历经了许多等待、煎熬、失去、迷惘,才得到了如今的自己,内心柔软,且有力量。
用俞敏洪的话说:“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我30岁就是穷光蛋一个。
保持努力心态,坚持目标不放弃,早晚都会成功。
30岁,其实并不可怕,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全面审视自己,用未雨绸缪来应对这些“恐慌”,应对即将到来的“三十而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