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一〇) 【原书卷十三·四七】
唐人诗中,往往用方言。杜诗:“一昨陪锡杖。”“一昨”者,犹言昨日也。王逸少帖:“一昨得安西六日书。”晋人已用之矣。太白诗:“遮莫枝根长百尺。”“遮莫”者,犹言尽教也。干宝《搜神记》:“张华以猎犬试狐。狐曰:‘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晋人亦用之矣。孟浩然诗:“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不当作”者,犹言先道个不该也。元稹诗:“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隔是”者,犹云已如此也。杜牧诗:“至竟薛(按:应为“息”)亡为(按:应为“缘”)底事?”“至竟”者,犹云究竟也。
方言,指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具体到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
一昨,汉语词汇。释义:前些日子。例:《淳化阁帖·晋王羲之帖》:“多日不知君闻,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金·元好问《出京》诗:“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王逸少,即王羲之。
遮莫,汉语词汇。释义较多。1、尽管;任凭。亦作“ 遮末 ”。《搜神记》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苏轼《次韵答宝觉》:“芒鞵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 2、不论;不管。宋·杨万里《和张功父梅诗》之一:“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3、即使;假若。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4、莫要;不必。宋·晏殊《秋蕊香》词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睡。”5、什么;为何。李白 《寒女吟》:“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6、莫非;或许。清·黄景仁《念奴娇·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归里》词:“遮莫九龙山下月,今夜是君行处?”7、大约;约摸。刘大白 《龙山梦痕序》:“遮莫四年前,从杭州回到离开已久的故乡去,在船上偶然胡诌了这两首七律。”
干宝,(约282年―351年),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后迁居海宁盐官之灵泉乡(今属浙江)。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这为他后来撰写《搜神记》奠定基础。《搜神记》是部志怪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所谓志怪小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它记录了一大批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内容生动丰富,情节曲折离奇,艺术价值很高。著述颇丰,除《搜神记》外,还有《周易注》、《五气变化论》、《论妖怪》 、《论山徙》、《司徒仪》、《周官礼注》、《晋纪》、《干子》、《春秋序论》、《百志诗》等。
孟浩然《春情》: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不当作,没有见到权威的解释。袁枚的说法是“犹言先道个不该也。”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似乎更确切的说法是“不能这样做”的意思。
隔是,明朝洪迈《容斋随笔》“隔是”。乐天诗云:“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格”与“隔”二字义同,“格是”犹言“已是”也。
至竟,汉语词语。释义:1、直到最终。《后汉书·樊英传论》:“及徵 樊英、杨厚,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它异。”2、副词。犹究竟。唐·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诗:“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息,指息夫人。妫(guī)姓,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金谷,指石崇的金谷园,内有崇绮楼,高百丈。宠妾绿珠为免受石崇仇家孙秀之辱,坠楼身亡。)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方言一词最早出自扬雄(前53—18年)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方言》不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是一部开辟语言研究的新领域,独创个人实际调查的语言研究的新方法的经典性著作。与《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辞书系统。袁枚博闻强记,尤其读诗极多,对诗词里面的特殊词汇有自己的见解。他将这些词汇定义为方言,似乎与现在对方言的定义不太符合,但是,他注意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着另个重大问题,就是方言(本条诗话中实际上是生僻词)在诗词中的使用问题。一般来说,为了扩大诗词的传播范围,应该尽量少用方言。当然,诗歌创作中为了表现地方特色时,偶尔使用也无妨。不过,“老皇皇”那样的俗语还是要尽量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