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苏轼的好友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至岭南一个偏僻之所。王巩去往岭南之时,他的歌技柔奴毅然与之前往,相伴几年,王巩北归。老友再见,柔奴身披岭南梅香,苏轼问道:岭南风土应是不好吧!柔奴只是浅笑嫣然: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是啊,他在的地方,我心中平静安宁,这便是我最怀念的故乡啊!
到底何处是我的故乡?小时,觉得故乡是外婆的家,爷爷奶奶的家,还有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从前的过年,我很开心。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人团坐在外婆的小屋子里,灯火橙黄,灯光没有那么亮,却让人心暖洋洋。大人们打麻将砌长城,影子幢幢,声音轰隆。小孩子一会儿跑到门口放鞭炮,一个个冲上天空的烟花是最美的憧憬。一会儿,又跑回屋中,也学着大人砌长城,真的是砌长城,将一个个麻将块堆起来,拖出长长的尾巴,砌不完的童年的记忆。累了疲了,就在屋子里窝着睡了,伴奏的是轰隆隆的麻将声。亲人团聚,便是过年的味道。
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寡淡,明明菜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可总不是当年的味道?前几年,和家人一起出门旅游。出门当天是大年初一,所有人预计在路上没有饭店会开门,所以准备了几盒方便面,还准备了一点腊肉、香肠和卤蛋。到了一个地方,找了一个酒店住下,发现周边的确没有一家子餐馆开门。在酒店小小窄窄的房间,一家人坐在一张长条桌前,泡了几碗泡面,把腊肉、香肠和卤蛋放入其中,在氤氲的雾气中,我仿佛好像吃到了一点从前的味道。
现在回爷爷奶奶的家,农村里的四合院已经全部荒废掉了。一家人的相聚,也不再是这个地方,而在一家小镇上的餐馆中,大家匆匆吃罢饭,又匆匆离开。只是在爷爷去世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还有,每年为亲人上坟的时候会回来一次。估计,等家里的人都走散了,这个地方应该不会有人再来了。家里以前应该不错,修了一个四合院,有中庭,正房和偏房。按照辈分住不同的房间。中间还有一个大门,门的两旁有两个石狮子。可现在已经早就看不到了,风霜雨雪的磨砺之中,房子早就荒芜。乡村失落在了滚滚岁月浪潮之中,再过几十年一百年,还有谁会想起它呢?
故乡到底是什么?我想是跟因为有了根,你可以成为一棵大树,吸取大地的力量,从而茁壮成长。翻开族谱,上面一代代的名字列在上面,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是几代孙,我的祖先从哪儿来,什么时候在此定居,从而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这大概是人一辈子牵扯不断的怀念。
我向故乡而寻,寻找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向心而寻,用一辈子去找寻找我要到哪里去。有了故乡的底气,才能支撑我继续往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