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似懂非懂的摸索生活,容易受他人的干扰,愿意去在乎他人的眼光,但是人总是有但是,终归要懂得完全做自己才能不负此生。
01
“做自己很难吗?”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某一时刻也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因为在大学之前,我始终觉得做自己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想要做的事立刻就去做,想要说的话随即脱口而出,不用费尽心思的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记得初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那天早晨是英语早自习,我在靠后门的最后一桌,趁着老师不留意的瞬间,蹲下、转身、迅速的从后门跑了出去。不幸的是,我跑了之后没一会儿,班主任就不合时宜的来查早自习,以前也没见他那么勤快爱早起过。结果,我没在。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上第一节课了,但是终究逃不过被叫去办公室。班主任问我早晨去哪了,我撒谎说去操场练跳高了,因为快开运动会了,然后他说他去操场来,没看见我。我那时候还真就信他去过操场了,意识到自己要暴露了,我说了一句:我和八班的某某去小卖铺吃泡面了。说完赶紧跑。我之所以记得这件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班主任拿着墩布把追我,等他从办公室出来,我都跑到班级前门口了,然后笑的前仰后合。最终,他拿我也没什么办法。在胆小怯懦面前还带着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劲儿,中二,中二,真就如此吧。只是现在想来,真的好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以及,底气十足吗?

03
有人说:“你这才哪到哪啊,等你进入了社会之后就知道学校的那些其实都不算什么。”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我默认了。只是如今,“说好听的话”不再完全是趋炎附势的意味了,还被进一步地理解是情商高的表现,这也便可以正大光明的为这句话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就像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为什么要去登山?因为那座山峰在哪里。
同样,你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因为社会现实就在那里。为了生活,也许你也迫不得已的在自己身上安装了不喜欢的一面,但要知道人总应该有底线,超越了底线,一旦中了病毒就不好了。胡歌说:最想演好的角色是自己。当他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当他从《仙剑奇侠传》的李逍遥到《琅琊榜》的梅长苏,当他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众多角色以后。那么该做自己了。三十四岁的他暂别影视圈,重新审视自己,选择去美国留学。我们的前半生,可能都会为了生存、为了名利来牺牲真正的自己,但终究不能一味的靠着它们来填满一生。如果前半生的努力赚来的经济条件足以满足当下的生活,如果厌倦了世事无常的折磨,那么就在后半生找回曾经的赤子之心吧。正如: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最后。虽然说在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无可奈何,可是也请不要忽略了在丑陋中的某一处也可以容纳一小块美好的地方,而我们完全可以在这美好的地方无忧无虑,自由生长。哪怕只是在一瞬间找回了自己原本的模样。也好。-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