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更美语文课》1~3页

《更美语文课》1~3页

作者: 棒棒糖小菊子 | 来源:发表于2022-11-01 22:02 被阅读0次

群文教学中同类信息整合思想例谈

青春语文的教法探索,经历了很多阶段。每一种教法的出现,其实都和我的生命状态有关。教法和活法,是天然对应的。你活成什么样子,你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投射进这个样子。“活法”像一只神秘的手,指挥着你的课堂。

所以,每一种教法的背后,都有某一种鲜明的生命追求的支撑

近两年来,语文界对“群文教学”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我对“群文”的思考和实践比较早。早在21世纪初,我就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了。“群文”的思想,其实和我2007年提出的“整合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我论述这个问题的第一篇论文是《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7期发表了这篇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10期进行了全文转载。

早期的思考,还比较浅。我只是初步意识到:“整合”从视野来看,可以是单文本之内的联结,可以是多文本之间的联结,可以是教材内外文本的联结,可以是各种跨界文本的联结。为什么要整合?整合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见主题,见人物形象,见写作手法,见语言特质,见作品风格……整合教学对师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综合抽象能力、反思批判能力等思维能力都是最好的训练。

相对于当初的“整合”,近几年来,我对语文教学的“群”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开放了。

“群”的思想,“整合”的思想,骨子里都是“联结”的思想。

“联结”就是你听到了其他生命的呼唤,听到了“自我”之外的那个世界的呼唤,你不再甘心于“茕茕独立”,你想打开自己,拥抱其他的生命,拥抱这个世界。当你对“联结”有了渴望,在课堂教学中,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瞻前顾后”,去“前后勾连”,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从来就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

                      001

更没有孤独的文本,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总是在呼唤,在应答。而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更是在互相印证,互相诠释。语文教师,如果眼界开阔,胸怀浩大,那各种语文因素,就会如千军万马,被教师调遣腾挪,排列组合。教材上下,风起云涌;课堂内外,风云际会。语文教学,彻底摆脱了小家子气,而拥有了大格局大气概。

群文的追求,体现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追求,它走向的是一种九九归一的“和”“合”之大境界。

这也是青春语文的精神追求过程;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我”走向“我们”。

要进入“群文教学”的设计领域,需要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群文教学最基础的思维特质是“同类信息敏感”,最基础的操作方法是“同类信息整合”

所谓“同类信息敏感”,就是对同一文本中或者不同文本中具有相同气质和相同意义指向的语言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有把它们共同构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场的语言冲动。

而“同类信息整合”则是在教学设计中,让“同类信息”汇聚成富有价值的课堂信息源,相机指导学生以这些信息源为思维抓手,真正走进文本内核。

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有一个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过程。在具体操作层面,我现在的研究领域的基本框架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一、基于单篇课文内部的同质信息的整合

1.群点:形成标点之“群”

2.群词:形成词语之“群”

3.群句:形成句子之“群”

4.群段:形成段落之“群”

二、基于单元之内进行的文本整合

三、基于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文本整合

四、基于多册教材之间的文本整合

五、基于教材内外文本的整合

六、基于同一作者的异质文本的整合

七、基于不同作者同质文本的整合

八、基于各种经典影视作品的整合

                    002

九、基于各种经典音乐作品的整合

十、基于经典阅读的整合

十一、基于语文与社会生活的整合

十二、基于日常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的整合

十三、各种跨界的整合

……

下面逐一例谈具体技巧。

一、基于单篇课文内部的同质信息的整合

1.群点:形成标点之“群”

【举例】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这是《最后一课》中的句子。似乎很寻常,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中的两个“分号”建筑成一个“群”,意思就出来了。你看,小弗朗士出场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是“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我们可以用“咬文嚼字法”对每个词语进行追问:为什么必须是画眉?可不可以随便换作“鸟”?回答:不可以。因为画眉在中外文化语境里,都是一种很特殊的鸟,这种鸟是和美好幸福愉悦相关联的。“树林边”可不可以换作“树林里”?回答:不可以。鸟儿飞到了树林边和一直待在树林里,是不一样的。“树林边”说明鸟儿和人的关系非常和谐,人鸟同玩同乐呢。“宛转”可不可以换作“大声”?回答:肯定不好。“宛转”有音质柔美甜润动人之意,“大声”是没有的。“唱歌”可不可以换作“叫”?回答:当然也不可以。“唱”和“叫”不仅是用不用修辞手法的问题,而是在小弗朗士的眼里心里,鸟儿的生命状态的问题。

这是个普通的句子,但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小弗朗士那天早上上学,虽然已经要迟到了,但是他心情大好,眼里是风景,耳边是风景,开心快乐得很呢。这个时候,“分号”就显示出了重要作用了。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是并列的,都不过是好

                003

相关文章

  • 《更美语文课》1~3页

    群文教学中同类信息整合思想例谈 青春语文的教法探索,经历了很多阶段。每一种教法的出现,其实都和我的生命状态有关。教...

  • 《更美语文课》王君

    每一种教法的背后,都有某一种鲜明的生命追求的支撑。 青春语文确立了“广泛勾连,精粹提炼,人文借语用,语文为人生”的...

  • 《更美语文课》7页

    终于讲定了价钱;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记我的不好,是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举例】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

  • 更美语文课(11页)

    朗读永远是最省力的教学方法。而对“同个性句群”的朗读,能起到让学生对作家的语言风格“心领神会”的作用。最后我归结叶...

  • 更美语文课(10页)

    王君 寻找、诵读、背诵、命名都围绕着这个“句群”进行,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散步》语言表达用“神奇的圆形句式”而达到...

  • 更美语文课(14页)

    了”,我决定教学从这个句子入手,从这个句子中的副词“已经”入手。 《社戏》是传统篇目了,怎样讲,才能讲出情趣讲出新...

  • 《更美语文课》4~6页

    之《群文教学中同类信息整合思想例谈》 玩的风景而已。这两个分号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对侵略者的入侵是没有概念的。他还...

  • 更美语文课8、9页

    所以,学语言其实并不玄妙。一个文本之所以优秀,一定在“语言形式”上有独到的地方。老师有义务首先发现这“独到”,然后...

  • 更美语文课(12、13页)

    王君 这样的“语言辨析课”超越了应试,孩子们欣喜地感叹“原来修改病句”也这么有意思啊! 4.群段 “段”的研究是我...

  • 更美语文课,最美语文人

    王老师的书读完了,也写了几篇感悟。整本书给我印象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词语:创意,灵动,积淀。 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更美语文课》1~3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k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