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修行的“无害”心经

作者: 布拉格向北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06:14 被阅读78次

瑜伽的核心原则是“不加害”。修行者通过克制思想、言语和行为的攻击性和暴力,形成一种平和的气场,令他人感到轻松、幸福和坚定。

按照”不加害“的原则修行,我们能让我们超越自身的经验,从外界吸取善意的能量,从而支配我们走向瑜伽修行的其他道德呈现诚实、真诚、尊重和不恋物

我们好多人并不知道该怎样合理的表达情绪,有可能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没有被很好的对待。于是成年以后我们的情感生病了,表现出的症状不一:缺乏自信、控制欲、操纵他人、求胜心切。

在现实中,很多人在交谈时流露出不敬和狂妄,网络上的很多人,还没听懂人家的话就把对方当成假想敌,用讥讽的武器与之较量拼杀。好多时候他们不是在评论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完全只是为了攻击和诋毁对方。

说话者本人未必意识到妄语对自己的伤害:内心的和平一旦被打破,痛苦随之降临。试图用言语操纵他人,赢得支持,这其实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因为恶意是头脑里虚构出来的东西,善意却不一样。

当一个人心中拥有十足的安全感,Ta 表达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真实而非虚构的,因此善意在传达时更加饱满,在记忆中也留存得更加长久。

愉悦而有意义的对话,需要对话双方能展开平静却又有变化的情绪对流。对话中至少要有一方坦然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尊重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这种内化的自我尊重,会让你从心理上准备好进行一场对话。无论是一场重要的面试还是与挚爱之人坦露心迹,你的真诚对方能感受到。

去除贪婪和操纵,全心全意接受自己

诚实到底有多难?

曾有一项社会观察实验,记录100对纽约地铁里陌生人的交谈。研究结果显示,纽约地铁上的这群成年人平均每10分钟说3次谎话,青少年反而好一些。

心理学家分析说:条件反射式的撒谎是因为对真实的自己不满意,为了美化自己,给自己戴上“人格面具”。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采取心理转换。选择一个场合,在那里训练自己诚实。如果你打算把这个场所设定为瑜伽教室,具体可以这样做:

提醒自己,一旦进入这间屋子,关上这扇门,我就不再去想日常的我什么样子。

我要在这里,展开修行。这里的我,是完全诚实、不夸张的,我不需做任何事情赢得注意,只想自在的待上那么一会儿。

如果说不能好好表达情绪是因为对自己的善意不足。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在修行无条件的接受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无论过去好的坏的,都坦然面对。

这样做能帮助你集中精力,面对眼前的挑战

有社会心理学研究统计:政界、商界领袖,往往把精力全心全意的聚焦于目标,很少像普通人那样对过去耿耿于怀。

与之相似,顶级运动员在重要的大赛前会接受非常重要的心理辅导,其目的就是帮助运动员忘记之前赛季的成绩,不被过去缠绕,全身心的专注于训练。

简言之,一旦抛开中伤的念头、言语和行为,你便找到内心的自在,能更好的集中精神投向你热爱的事情。

参考:

1. Margaret S. Mahler (1968), Thoughts about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tion.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 Stuart Ray Sarbacker & Kevin Kimple (2015), The eight limbs of yoga: A handbook of living yoga philosophy.


我是布拉格向北,一名瑜伽士,英文旅行博主,目前在加拿大读博士。 无论你想成为瑜伽导师,还是单纯的喜欢瑜伽,欢迎关注瑜伽教练养成记

这里记录了我学习瑜伽的心得。它还是一本瑜伽旅行笔记,记录我在世界各地发现的达人故事和生活智慧。

万物生灵皆有灵,希望你能在这里体会满满的幸福和温柔的善意。

相关文章

  • 瑜伽修行的“无害”心经

    瑜伽的核心原则是“不加害”。修行者通过克制思想、言语和行为的攻击性和暴力,形成一种平和的气场,令他人感到轻松、幸福...

  • 今,小感

    自己教瑜伽练瑜伽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修行瑜伽是快乐的 为传播更多人去了解修行瑜伽的快乐是倍儿累的 但这是更大的修行...

  • 你知道成就瑜伽的秘诀所在吗?

    瑜伽修行(Sadhana )获得解脱的关键 所有瑜伽的重要经典都非常强调瑜伽修行或不断练习(abhyasa )。瑜...

  • 瑜伽  禅定吧

    修行瑜伽

  • 瑜伽  禅定吧

    修行瑜伽

  • 2021.10.15《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1

    主要是听听星云大师讲《心经》。 《般若心经》是为观世音菩萨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了它作为修行般若波罗蜜的...

  • 修行《心经》的作用

    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进而实践之,必定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

  • 画家兼瑜伽修行者

    瑜伽修行者弗多维克(Ananda Vdovic),来自克罗地亚,从1983年开始研习吠陀文化,修行瑜伽冥想,...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音菩萨, 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

  • 天佳灵语学习感悟

    因为瑜伽,走上灵性修行之路,因为灵性修行,连接上ISHA瑜伽,为了学好ISHA瑜伽的,机缘合适时让自己成长为一名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瑜伽修行的“无害”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m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