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思:讨论式教学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05:32 被阅读0次
语思:讨论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课程教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难、杂、偏、旧”,课程实施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等的模式,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观点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人们通过知识技能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建构出新的意义;学习者不应该是被动的旁观者,而应该是自主的参与者;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美国极富影响的21世纪学习合作组织的《21世纪学习框架图》中, 也将生活与职业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作为新世纪的重要学习目标, 特别重视其中的学习与创新技能, 包括四个方面: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创新, 即4C技能。批判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要求。而讨论式课堂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课改新理念和国家人才新需求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主张“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语思: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讨论式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主体发展的教学观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然讨论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绝不影响其存在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方向大多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但是理论的实效性却基本是空白,那么讨论式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有助于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和丰富、完善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辞海》对“讨论”的解释是“探讨寻究,议论辨析”。《现代汉语词典》对“讨论”的解释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课堂讨论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小组进行。

我国学者主要从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形式、讨论内容以及想获得的效果定义讨论式教学,着重强调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李秉德指出,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岳刚德等认为,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恰当运用讨论法,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何更生提出,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以进行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张健也指出,讨论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杨翠蓉张振新对课堂讨论的定义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张为民认为,讨论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在系列问题导引下、在教师主导下的以生生、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模式,并具有多元主动性,多元互动,自觉建构性,失衡、平衡性相辅相成和探索性的特点。李成文提出,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岗位的轮换中不断挖掘自己的能力。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能力,需要实践效果评价的层次化、多元化,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兼顾过程性价,才能完整呈现个体的能力构成和层次。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信任他人是合作讨论的有利条件,信任的建立具有双向性。自信力是信任别人的能力基础,足够强大的自我能力能够为合作成员的不力兜底,能掌控任何境况,成员的能力高低不会对整体效果造成太大影响时,个体才具有无限的包容度和信任。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班务管理在挖掘个人才能的同时,也在展示他者的才干和品质。这既是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又是洞察他人的过程。他者的展示能力的过程是能力被看见的过程,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催化剂。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信任他人带来的积极结果和愉悦情绪,适时引导因他人能力不足导致不如意结果形成的负面情绪,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信任危机转化成相互磨合的良好契机。

无论是教师“一言堂”的传统做派,还是“每堂课教师讲话不能超过五分钟”的激进论调都不利教学任务、学习目标的完成。张为民认为,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生生、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模式。课堂的师用时间、生用时间、师生共用时间需要科学的分配。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建议讨论式课堂时间分配大致比例为1:2:1,以40分钟课堂为例,10分钟用于课堂导入和老师引导、师生讨论共同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在于以文学体裁为基础,以文本为中心,以师生讨论为主要形式,分析本课时涉及的知识点、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明确基本的探索思路。20分钟用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充分讨论,记录要点、组织语言、成果展示。10分钟用于其他小组质疑、教师追问、形成最终的结果性评价。合理的时间分配才能兼顾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的目标达成。

相关文章

  • 语思:讨论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课程教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难、杂、偏、旧”,课程实施强调...

  • 讨论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讨论式教学 首先,讨论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以交流,探讨的方式,同时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

  • 美国浸入式中文教学你了解多少?

    中文沉浸式教学 所谓沉浸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的教学项目。在美国原本有英、法、德、西、葡等...

  • 小组讨论式教学

    吴凡 肖玲 王耿 对于教学,不仅仅是老师教的好,学生也要学的好。 小组讨论的主持人——tutor。 小组讨论中,组...

  • “数学讨论式教学”笔记

    (一)探究讨论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探”,探求、探讨、探索、探问、探询……,“究”,追究、追查、研究、推究、深...

  • 《乡土本色》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乡土本色》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学术著作的批注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批注 教学方法:讨论法、...

  • 2021-01-26青年教师如何培养?

    青年教师如何培养? “问题驱动式+目标驱动式”,“课堂教育教学遇到的困难+重要的核心主题”梳理出来,“项目式讨论+...

  • 录播五——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素养

    01.常见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讲授说理式教学 案例剖析式教学 教材导读式教学 采访对话式教学和情景模拟式教学...

  • 切磋

    切磋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形式无后世严格的尊卑等级,是一种比较自由的...

  • 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讨论式教学,平等,音乐教育,社会大学,随时随地都是课堂,启发式教学,举例比喻。时时处处都在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思:讨论式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o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