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IT·互联网
抖音,你怎么看?

抖音,你怎么看?

作者: 青岘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09:02 被阅读132次

    初识抖音

    接触抖音大约是2017年冬,是妻子传播给我的。然后就进入了三分钟热度的狂热沉迷期。还记得抖音留给我最初的声音记忆还是那首“大哥你家乡有四百斤鸭卖,白拿,白拿吗;嘿;C嘞C嘞”(我就不信你能用念出来的!呲牙脸)。

    每天用手机刷抖音,看着里面各式各样的人,用各种新鲜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生活片段,实则让我耳目一新,然后手指就不听使唤地上划、下一条,再上划、再下一条,不断重复着。每条视频只有短短的15秒,在我看来并不会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不像看一部完整的电影,90分钟,那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了。可就是因为这样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才看了五分钟,可抬头一看表,天哪一个小时过去了!

    从观众到演员再到观众

    看别人的视频的确能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但看着看着就会有自己也想拍一条的冲动。因为随着浏览量的增加,你对其内容的敏感度会下降,新鲜感也越来越差。也许会有这样一个念头蹦出来,这么简单的场景和动作,我也可以拍呀。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开了一直以来没有勇气触碰的那个“+”。

    一个潘多拉魔盒就此开启,你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录制视频,一次又一次地放进草稿箱,直到拍出一条令自己满意的为止。你会精心选择一种风格的滤镜,再加上几个自我感觉震撼的特效,好啦,大功告成,呼!一看时间,二十多分钟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再一次怀着更加忐忑的心情点击了“发布”,然后回到“我”,欣赏一遍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期待着它被更多人观看和点赞。

    以上过程我想大多数玩抖音的人都经历过吧,但后来发现自己拍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自己看到的那些视频相媲美。即便是相同的音乐,相同的场景,相同的动作,相同的台词,就是拍不出那种大片的既视感。别人动辄几十万的点赞数,怎么到自己这却少的可怜了。于是心灰意冷,没有了继续拍下去的激情和动力,又默默回归到了观众的行列。

    关注与点赞

    抖音团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每一个人的特定口味和关注的主题。这也许是从你观看第一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随着观看量的增加,参考你点赞与关注的内容,抖音服务器会更加精确的向你推送符合你口味的视频。当然抖音并不傻,同一主题的视频看多了也会吐的,它会进行穿插推送,让你的大脑兴奋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天哪,这一点真是细思极恐。

    一开始我选择点赞的无非是已经有较大点赞基数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有几个共同点,表演者颜值爆表,内容新鲜搞笑、脑洞大开、吸引眼球,背景音乐烂大街。而选择关注的对象无非是明星以及家人或身边好友。可以说对抖音的需求依旧停留在仅供娱乐消遣和部分日常社交的层面。

    发现世界的窗口

    后来随着抖音平台的风靡与扩散,很多领域的大咖和民间高人纷纷入驻,开始在上面发布一些有实际意义和内涵的东西。他们的到来丰富了抖音的内容,将抖音从娱乐恶俗的边缘拉到了具有理论知识点的层面。我觉得这也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平台的转型也会带来参与者的转变,我开始取消关注那些所谓的网红,转而关注自己认为有实际意义的抖音号。

    这是一次质的转变,从完全被动接收信息到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进行选择性的接收和处理,让我从无脑的跟着傻笑到点亮思想的小灯泡。比如最近关注杜子建的抖音,觉得他讲的一些话很有道理,能帮助自己更加积极的面对人生。还有一些民间高人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如今我已经冷静下来,不会再漫无目的、毫无节制的刷抖音,而是重点浏览关注对象的更新,再到首页看上几条,试图捕获新的可以关注的号,如若迟迟无所获,则果断作罢,不然时间就会在拇指尖上悄悄溜走,倒不如关上手机屏幕坐下来写点东西有用。

    抖音里的那些音乐

    本人是个音乐爱好者,不挑食。从大型交响乐到热播影视剧主题曲,从节奏电音到慵懒爵士,都能入我法耳。音乐好比武功,不分高低贵贱,只分风格流派。而抖音对于音乐的门槛也并不高,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的音乐,甚至是一段录音,而别人也可以使用你上传的声音素材,这样就形成了百家争鸣、全员参与的热烈氛围。那些符合大众听感的音乐则迅速飙升,广泛蔓延开来。因此,我认为抖音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那些背景音乐给观者带来的冲击力和仪式感功不可没,它们就好比催化剂,让反应更剧烈,瞬间释放的能量更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抖音,你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r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