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李老师发了《说说读书这档子事》,这样的点评我写不出来,因为我就几乎没读过什么书。细想在我上学期间,家里好像就是没有什么书。
父亲读过三年书,因为爷爷去世他被迫中断学习;母亲文盲,只上过一个月的晚上扫盲班,手里还掐着辫子(一种草编织品)。这样的组合导致了我们老穆家除了毛选、邓选,仅有的只是《读报参考》和《半月谈》,全是跟时事政治有关的,我一点儿也没兴趣,上学期间的政治课也是我的梦魇,至今仍记起高中政治老师苦口婆心地把嘴角都说出了很多白沫,“一定要努力学习啊,要不然少考一分,那都是血的教训”,最后的成绩还真让老师给说着了。一分,只差一分!
上学时间,除了老师让看的书,其他书我是连碰也不碰,多听话的孩子呀。可是,在鼓足勇气跟老师研修后,一切都变了。不止是看书,还要看大部头的书,想想都头疼,何况老师说让看好几遍。对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坚持三天读书是很痛苦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最不可思议的是,研修都过去几年了,我仍然在读,难道读书也能成为一种习惯?
喜欢读书的人理解不了我搬着大部头的那种痛苦,不只是手累,心更累。这么厚,几时能读完?这是每次翻开书时的第一句腹诽的话。这么些年,也不知道李老师的耳朵有没有红过,反正腹诽的话我是说了好几箩筐。
随着时间流逝,读书不再那么累了,我好像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在李老师的要求下,我开始读许又新教授的书。读到的是文字,心里感受到的是作者写这些文字时的那种谆谆教导的育人之心,仿佛许教授给他人上课,我趴在窗户边偷听了几句。那时我理解了李老师说的一句话——许教授是我的“私淑”老师。
就像训练营,许多人也是没见过李老师,每天的文字是学员和老师之间的链接,没有耳提面命,老师通过身体力行让我们知道了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还用说什么吗,做就好了。读书去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