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读以致用一一读肖培东《教育的美好姿态》

读以致用一一读肖培东《教育的美好姿态》

作者: 从无字句处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21:07 被阅读0次

        我想着今天三四节课要讲到的第四单元最后一篇小说《孤独之旅》。

        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就拿在手上。我爱这本书,在我读过的专业书中,这本书是最让我爱不释手的,从内容到语言,作者在文中呈现的孤高卓群的气质,灵动新鲜的语句,课堂上走进学生的细心,由浅入深向涓涓细流般润泽课堂的结构……都让我沉醉。

      但我却看得很慢,一是没有整块大量的安静时间让我安安静静地阅读它从而享受它,更因为我不愿胡囵吞枣地草草看完它。它很美,圣洁而温暖,象恋人,象露珠,是我的至爱之物。

      所以放学时我装它入包,上学时我装它入包。带着这本书,如同带着我的课堂,我的学生,我心中的美好。

      这不,还是在公交车上,我阅读着肖老师在浙江省杭州市富春三中给初二学生上《孔乙己》的点滴收获。

    “你对孔乙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改换了提问方式,当一个男生读完"店内充满着快活的空气”一句后,他紧扣学生漏读的一个"外”字生发开来,“这小小的“店内外”,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悲痛和匠心?”

        肖老师引用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证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同为小说,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提问导入《孤独之旅》呀?!一是检查了他们昨晚的预习情况,也达到了长文短教的教学理念。

  “预习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内容,为什么?”

      二班的赵子涵同学很好地完成了昨晚的预习作业,他回答说是第36自然段,因为这一段环境描写使主人公杜小康发生了转变。

        那么转变前的杜小康是怎样的?然后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描写他心理的词语和句子。

      在一班讲学这篇课文时,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他们找的是其它段落,显然是看到哪一段说那一段了。我转变了问题,“文章哪一段的内容是使杜小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边找一边读,这两堂课没有按照我的课件内容讲下去,但临时改变的大胆创新既节省了时间,也让课堂的生成更丰富了。没有预设的两节课上得充实而精彩!

      “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让你成长的暴风雨吗?杜小康成长了,坚强了,你呢?今晚的日记就以此为主题,写下你遭遇的心灵暴风雨吧。”

      文学即人学。把思想品德教育融汇于语文学科学习,语文的人文性也得以落实。

        不得不说,这是肖培东老师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读以致用,这才是书的价值之所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以致用一一读肖培东《教育的美好姿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xn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