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小视频,看着看着心中升起一种无法表达的感情。只觉得心在发紧、鼻子发酸,是对视频中老母亲的敬佩和怜悯,或是对茶几边她的亲人们的无情的笑而责备。
这种感觉让我心生难过,难过这位母亲一分一分的积攒是何第的辛苦。中国式的母亲真的是非常伟大,她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在这个视频中真的就是用一分一分堆积起来的。
一分一分堆出来的爱,看后心寒!1.
视频的开头,一个男人拿着一个红色的布袋,笑着用剪刀剪开。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带拉链的手包,打开手包从里面掏出三卷都是一分钱的纸币。
围在茶几边的大人、孩子看到后好象很开心。我却笑不出来,由这一分一分的纸币,想象着这位母亲的模样和她的生活。
纸币看上去又旧又脏,接着又从布袋中拿出很多个裹得严实的小布包,有五元的、有一百元的、还有十元的,看到这些我的眼睛湿润了。
通过这些纸币,看到了一位母亲,穿着一身不讲究的衣服,一张没有笑容饱经风霜的脸。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写满了她生活的沧桑。
一双手沾满了灰尘,甚至指甲里还留着因劳动残留黑黑的灰,或许是捡垃圾而导致。
能想象那一分钱一分钱来的不易,或是烈日炎炎下、或是寒冬腊月天,不为自己,只为儿孙。
一包一包小心的包好藏好,对她来说这些钱太重要了,如同生命一般,或许是给自己晚年的一个保障。
可是在她走后,儿孙们看到钱的那一刻,没有心疼和愧疚,没有感动和反思。
有的是没心没肺,让人讨厌的笑。
我很好奇也想知道最后的钱会如何处理呢?
2.
由此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她都力争上游。
在母亲强势的性格中,并不缺乏对生活和对孩子的爱。母亲带给我们的温暖从小到大都不存断过。母亲会尽可能的让我们过的体面,在吃穿用方面都不会比别的人家孩子差。
一个是母亲会精打细算节能,另一个就是开源,在70年代母亲会去争取一些事情回来做,补贴家用,比如说晚上领着我们糊纸袋、或利用家中有缝纫机接招待所接一些床单,利用业余时间挣外块。
大一点的孩子放假可以出去打小工。总之,母亲认为劳动就可以换取报酬,有了报酬,就可以改善家庭生活,勤劳的人总会比别人过的好一些。
在我们工作成家立业以后,母亲也会教导我们,有时要当无时过。该买的东西再贵也一定要买,不该买的就是再便宜也别乱花钱。
母亲一生中也是非常勤俭节约,她的这种持家的道理也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
她对孩子们的付出和爱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得到了孩子们的孝顺。如果不是父亲去世早,母亲就是一个晚年非常幸福的老太太。
一分一分堆出来的爱,看后心寒!3.
母亲去世后,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了3.3万元的存折,见到存折我们非常心酸,能体会母亲的心境。更加深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爱戴。
3.3万元,钱虽少,但她是母亲的心意,是留给孩子们的一笔财富,是精神上的一笔财富。
她是要告诉我们,勤俭持家的道理,不论到了哪一天,拿了工资不能月光,要把工资用七份,存三份,这是母亲持家的经验。
这3.3万元,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想大部分人家应该是把这笔钱平分掉,你开心我高兴。
看着3.3万元大弟弟就和我商量说:这钱是母亲的心血,她没舍得花、留下来也是母亲对我们的爱,我认为3.3万元分了,母亲不在这个家也就散了,我建议3.3万就作为孩子们的奖学金吧!
那时孩子们都在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
就这样,在母亲去世后,母亲走了,家里多了一个爱心奖学金。
那一年,侄女大概四年级,以奖学金为内容,写了一篇参赛作文,题目叫【爱不曾离去】,拿了一个征文二等奖。
她的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得到了爱心奖励,这笔钱,奖励了两个研究生,四个大学生。
每一次的奖励,都是一种爱的传承,都是一种鼓励,更是爱的延续,他们知道,奶奶虽然走了,但是奶奶的关爱一直都在。
4.
现在孩子们都工作了,这笔钱又作为孩子们结婚的压箱底钱被孩子们保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我们也步入了老年人的生活。我们也将与时俱进,过着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现在的我们和以前相比,不会过的太辛苦了,条件的改善,我们的养老也会有所改变。
第四个二十年是我们的黄金年代,少了工作的压力,多了时间的自由,我们要把晚年过的惬意、随性。
夕阳无限好,黄昏也不怕。健康第一,自己快乐也不给女儿增添麻烦。
这个年纪也要看开些、看透些、看淡些,少一些逞强多一些放下。自然落得清闲自在。
一杯茶、一盆花、一本书、一知己,让我们的时间在这些闲人闲事中度过,在随心所欲、随波逐流、随随便便中度过。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林语堂谈到关于幸福,曾有妙悟: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短短四句,浓缩了他精彩人生中平淡的幸福真谛。
一分一分堆出来的爱,看后心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