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中国传统文化
《孙子兵法》之观其形、审其势……

《孙子兵法》之观其形、审其势……

作者: 墨非_II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3:49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形篇、势篇与虚实篇构成了战争的艺术,也就是策略篇。

从大略看这三篇,其价值又不仅仅在于策略层面。

价值在于提现着古人看世界的智慧与描述对象与方式。

诸子百家以“道”为首,百家不过同源异流而已,基本上中国古代主流学术都是以“道”为纲领,然后推演至不同领域或者门派的。

孙子以兵入道,观其形,审其势,辩清形势而查其虚实之用,构成了“战争的艺术”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策略。

“道”家认知的世界是一个变化而又相互联系的,以顿悟观察万物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为基础,然后再发展为用。“以道为体,以术为用”。

从整体上看一个生命或者某种存在,从生到死,或者从始到终,这是两极,两极之间存在着变化,而这些变化即是存在一定规律,这整个演绎过程为“道”,而任何的变化必然存在不同的形态,鬼谷子言“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等等,还有动与静,分与合一系列都是,那么这些形态的变化取决于“势”,“势”自古用言语都很难表达清楚,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趋势”、“推动变化的力量”、“动力”……等等!总的来讲就是推动“形”的变化,决定着“形”。

孙子在写这部兵书的时候就尊循了这样的方法。

孙子以观战争之“形”,战争无非就是“攻与守”的关系,而“势”则是“攻与守”的变化,是什么决定了“攻与守”形。而“虚实”则是“形与势”表象与真实的关系。

而事实上“形与势”还有“虚实”是对“道”的具体研究单位或者方向。孙子用来研究兵法,鬼谷子用来研究游说之术,纵横之策,孔子用来研究人伦并创造道德秩序、韩非子用来研究人性,并形成法……等等。

孙子以兵入道,观其形,审其势,辩清形势而查其虚实之用,构成了“战争的艺术”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策略。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之观其形、审其势……

    《孙子兵法》形篇、势篇与虚实篇构成了战争的艺术,也就是策略篇。 从大略看这三篇,其价值又不仅仅在于策略层面。 价值...

  • 高手临盘

    高手临盘,观其形,辨其意,审其时,度其势。 动于阴末,止于阳极。 其心如山之不动,其性如水之无常,深得阴阳互化之奥...

  • 古墓考察:美女献花

    导语:喝形者,观形察势而赋其名也。形乃山峦之状,势乃峰峦起伏动态之恣,喝形理应远观其势,近看其形,须知移步換形,具...

  • 股道之九阳真经

    股市之高手篇 高手临盘,观其形,辨其意,审其时,度其势。动于阴末,止于阳极。其心如山之不动, 其性如水之无常,深得...

  • 势胜学_薛居正

    【原文】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

  • 势胜学

    《势胜学》全文 薛居正 卷一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

  •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胜学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

  • 喝形之法要诀

    点穴喝形法之要诀 喝形就是依据龙穴山峦的基本形体特征,赋予所扦的穴位一个形象贴切的名字,喝形理应远观其势,近看其形...

  •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23)

    《孙子兵法》势篇(3)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

  • 以势取胜

    《孙子兵法·势篇》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之观其形、审其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z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