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柒柒
“我对这个社会不满地很,(所以)我要开车去街上撞人了,我要轰动全中国,我的目标是50到100个,我要让他们的家庭承受剧痛……”
这是柒柒前几天在某个群里看到的一段视频(后来新闻有报道),视频中的男子说他感觉社会对他不公平,他重复使用了“很”这个修饰词,但看得出,这个词仍无法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
他不自然地往驾驶座椅背上靠了一下,似乎想要找出一个能够形容这个社会对他“不公平”程度的形容词,很显然,2秒之后宣告失败。他只有继续重复他的不满和报复社会的计划。
当然,在这段视频出生两个小时之后,他的“报复计划”就随着几名便衣将他从车上拖出按倒在地宣告夭折。
“我对这个社会不满,因为它对我太不公平”一场自编自导还没来得及自演的闹剧收场了,有报道称,他家人说他有间歇性精神失常。
但谁又能知道,在某些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是否还有一些这样“对社会不满”的人正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也许,很多人也有过类似上面那个男子那样的思想波动:别人和我都一样是人,我和他们一样在努力,为什么我的坎坷这么多?为什么我屡屡失败而他们轻而易举就成功了?这个社会对我怎么这么不友好?
“我对这个社会不满,因为它对我太不公平”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可控/不可控,等等。内部/外部是指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自身还是环境和他人,可控/不可控是指将问题的症结视为可以被控制和改变的还是固定不变、无能为力的。
总共有四种归因类型: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内部-可控归因;内部-不可控归因。
还记得之前那个在之前母校中学门口刺伤刺死十几名学生的20多岁的陕北男孩,同样因为自己之前上学时被欺凌的经历,从而对学校及其中的学生不满,玩网游时也会专门选择学校进行轰炸(他为什么不玩吃鸡),终于在计划好之后的那一天把游戏中的杀戮变成了现实。
“我对这个社会不满,因为它对我太不公平”这些所谓“对社会不满”,从而将这种情绪发泄到不相干的陌生人身上的人,不难想象为什么社会会对他们“不公平”。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说:“你听《老男孩》哭泣,谈论社会丑恶时痛苦又快乐——就是因为你们我才混的这么惨。”
这些人很容易就把自己不顺利的锅扔给别人背。
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
这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倾向于把好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功劳,而把坏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他人、环境、运气等外界的不可控因素。
例如考试得了一百分,小朋友觉得是因为自己学得好复习的好;但如果下一次考试不及格了呢?小朋友就会认为老师画的重点不对。
就像现在很多工作汪,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方面的,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优秀,例如:“我怎么这么帅/美,这么努力认真(省去N个形容词),这么难搞的工作都被我搞定了”;而把失败的锅扔给与外界的种种,类似于“窗外那条汪叫的那两声让我心烦,所以刚才的工作没做好。”
EXO me?同样是汪,干嘛甩锅给门外那狗子?
请永远记住:不要做“我要一站到达”的理想主义者,我们需要的是多修炼自己。
因为即使在这个不公平的残酷世界,每个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