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营,我有处安放的矫情和理性

作者: 米粥的江湖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00:57 被阅读152次
行动营,我有处安放的矫情和理性

在写这篇总结之前,我去回听了一下过去16天的语音作业。打开第一天的第一条语音,听见自己紧张生涩的声音,忍不住嘴角上扬,然后内心又浮起一丝丝酸楚。

整整15天,每天一本书,十条总结,三条语音,我过来了。是的,我很不励志,我用了“熬”这个字。

16天我以为已经模糊的场景,随着一条条语音的回播,逐渐清晰,历历在目:

第一天,选了一本之前从来不会读的书《简单逻辑学》。读加写笔记,在咖啡厅用了五个多小时,由于没吃饭加上咖啡的刺激,整个人抖到没有力气走路。然后回到家里,录语音花了一个半小时。一遍一遍,总是不满意……

第二天选书困难,提取内容困难,录音困难……

第三天,想砸电脑砸手机……

然后第七天,卡着截止时间打卡,整个人紧张到不行。想了各种被涮掉的可能,想到万一没完成任务,如何面对同桌,如何面对我所在的一班以及整个四连……

第十三天,加班加到晚上八点,焦头烂额。想到书还没看,英语没练,于是边干活边悄悄抹眼泪,在回家的出租车上边和朋友发消息边哭,下车后忍不住大哭,然后接到小房子的电话……

在写这一切的时候,我仿佛跨越了时空,飞到过去看到那个在工作与打卡中苦苦坚持的自己,看到那个坐在床上一边抓狂,一边看书写笔记,然后用尽各种姿势和表情录语音的自己。

真的想说:你好啊周周,不要急,只要你自己不想倒,就没什么可以把你打倒。


可是……

冷静地想一下:有什么好说的呢?你只是做了自己的选择,然后执行,仅此而已。

晚上看了郑老师的感悟,特别有感触:

你必须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出超越这个时间段你能做到的事,才算真正的进步。

所以行动营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进步。短短16天,虽然它并没有让我改头换面或者获得可以量化的明显的改变,但是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一件件事情中,淡然处理,理性分析。

成绩可以量化,但成长最重要。

所以,15本书也好,150条总结也好,它们只是完成作业的方式。熬过来之后大家发现,数据其实是最容易做到的,虽然坚持很痛苦,但只要你去做,就一定能达成。技能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而重要的,是孙圈圈在《请停止无效努力》中说的:你的思维能力。

而行动营给我带来的惊喜是,读过的书,潜移默化开始影响我。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教会我如何节约大脑能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幸福的方法》教会我每天复盘时记录当天5件感恩的小事,提升幸福感;

《秘密》教会我用吸引力法则,多去想一些积极的事情,避免消极抱怨……


驾驭情绪并不难。

在一次次打卡与工作撞车的焦虑和抓狂中,我通过每日复盘,记下了自己打卡前与打卡后的感受,发现每天的情绪简直在神重复:打卡前焦灼不安,打卡后满血复活充满能量。

那么既然你知道自己一定不会放弃又知道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那还有何可焦虑的呢?

于是,我开始在复盘里手动表扬与批评自己。如果我当天有过焦虑,我会写出来,然后打个叉号,画上嘴角向下沮丧的表情;而如果我当天某一方面表现不错,我也会写出来,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一条条列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一天当中的优点与不足。

这样坚持记录下来,终于在行动营的最后几天豁然开朗,开始淡定地应对打卡,并且乐在其中。甚至开始学会欣赏自己的打卡作业。不瞒大家说,我后面几天写的作业,像《安徒生童话》、《撒哈拉的故事》等,自己忍不住悄悄听了好多遍……


战友+朋友=好朋友

一路前行的是战友,在一起舒服的是朋友,能一路前行又可以舒服相处的,才是好朋友。所以,我和同桌苇君,在行动营最后一天,打着采访的旗号,和对方肆无忌惮语音聊了一整天,据她统计,正好520分钟,或者远远超过这个时间。

不去想怎么把对方写的更牛逼,而是思考怎么真实地还原对方的可爱;

不去想怎么更快速地写完采访稿,而是随意就把话题带跑偏;

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我们两个终于陆续把采访作业发出。

我倾慕她的随性可爱,她的喜爱钻研和她对生活的热爱,然后笑称她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可是在我心里,她真的blingbling闪着光。

在功利的世界里,保持一颗真心,真的不容易,所以遇到好好珍惜。只管聊自己喜欢的,管它什么要积极向上还是要砥砺前行,因为你坚信,对的朋友不用讲,她便能做到。


自己+团队荣誉感+团队鼓励=行动营

其实行动营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计划不周导致手忙脚乱,无数次想放弃。但如文章开头讲到的一样,无数次想到同桌,想到班班每次的鼓励以及班级与连队,然后默默忍住,继续坚持。

然后体会到行动营的用心,如果没有团队,没有并肩前行的同桌作伴,我们还能坚持下来吗?我想大约有一部分人比如我,会倒在半路上。

如果靠意志可以走20步,靠决策力可以走30步,那支撑你走完全程的,肯定是你因团队产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背后的鼓励与扶持。

想想苇君每次在我沮丧时候的鼓励;班班在我未完成打卡时的打气加油;以及完成打卡后队员们在作业下面真心地打CALL,再到每晚的阅兵仪式,每天各连队直接最佳的评选,没有一项让你可以轻言放弃。

所以啊,要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不抛弃不放弃,才成全了一个没有掉队的周周。


凡事别矫情

在看到郑公子文章之前,我已经写总结写了一晚上,试过煽情,试过搞笑,试过励志,但总是写不出心中的感觉来。

然后才懂,真正的总结是说真话。

我不要去想有没有人看,也不要去想有没有人懂。复盘是写给自己的,你把心里话讲明白了,懂得人自然懂,如果能给他带来一点启发与触动就更好了。而对于不懂的人,我反倒希望他别懂。

一开始,我想写自己每天工作如何辛苦,行动营期间如何争分夺秒完成作业,试图打动自己。可是发现这些东西,在那个当下或者现在回忆的片刻,的确可以打动自己。但是,它并不是一种主力量。

生活中,哪那么多感动,谁埋头苦干不是为了将来更好。不然,进行动营干嘛呢?

所以,如倪萍老师《姥姥语录》一书中,姥姥讲的话一样,人生下来,如果有能力,就一定要爬上山顶,因为山顶有山底看不到的风景。

既然我们已经暂时登上了一座小山顶,回首看的时候,艾玛很牛逼啊,爬上来了不是么。再一想,也没什么牛逼的啊,还有更高的山等着爬呢!

当你开始把爬山当成一种生活常态,就不会因为爬山中的一点小插曲就患得患失或者把自己感动的死去活来了。

凡事多寻原因,莫言感动。

我行动营过程中的各种小情绪爆发,现在想一下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因为选书难而焦虑,那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呢?

比如工作忙,这不是上班族的常态么?你连主业都搞不定有何脸面谈精进呢?

比如为了打卡吃不上晚饭?是的,这是我曾经感动自己的地方,纳尼?大约是饿得轻了。

不要把自己因为没规划好而产生的慌乱与情绪,当作自己的功劳。

还是喜欢郑老师的举例子,治好了我的矫情症。她说:

一个三岁小孩从1数到1000会被看作天才;但如果你三十岁的时候,还给人家表演从1数到10000,估计大家会给医院打电话。

所以,当你明白了生活的本质是苦,当你真正明白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时,你便不会有那么多的多愁善感与自我感动。

不如,多一点理性,抛下无谓的自我感动,多总结复盘,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更快一些,这才是行动营带来的意义。

行动营,我有处安放的矫情和理性

相关文章

  • 行动营,我有处安放的矫情和理性

    在写这篇总结之前,我去回听了一下过去16天的语音作业。打开第一天的第一条语音,听见自己紧张生涩的声音,忍不住嘴角上...

  • 我们无处安放的智商和情商

    有可能,文艺和矫情的本质是我们无处安放的智商和情商。

  • 有处安放

    好的平台 是学习交流的地方 也是自己的日记本 原创文章、读书笔记都在那儿安放 有些时候 文章出乎意料地被锁 修改、...

  • 我的矫情,这里安放。

    好久便寻思着写些东西,但又一直没有动笔。 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许久不提笔,已经忘字,文思泉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感伤有处安放

    斜阳衰草也是绝配 叫人的感伤 有处安放 虽然生活应该快乐 然而感伤 却也难免 比如悲秋

  • 心灵的家

    喝茶去茶馆,看书去书店,你别说我矫情,这是在给自己的心找一处安放的地方,用这种仪式给它安个家。有了这种仪式的信仰,...

  • 有处安放的青春

    让每一天 都变得不太一样 不一样的喜悦 不一样的冷暖 不一样的思考 就像你的妆容 每一天都不一样 不是故意折腾 而...

  • 忙碌的好处

    忙碌, 可根治所有的不服和不爽, 让矫情无处安放。

  • 今天你抱怨了吗?

    加入行动营之后,我最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和自己对话。 理性:抱怨时间到,今天你有什么要抱怨的吗? 感性:烦死人...

  • 让灵魂有处安放

    活到一定年龄,忽然就感觉灵魂苏醒,忽然就想要向内求索,忽然就觉得没有比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更令人落寞与空虚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动营,我有处安放的矫情和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dq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