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自己做晚饭以来,总喜欢提前买点菜在家里备着,也是这样才有了惊人的发现。大多数菜都特别经放,尤其是西红柿,好象有金刚不坏之身,曾经做过实验,一个西红柿熬过了一个月。
看着那颗不会坏的西红柿,记忆回到了30多年前。那时有点好吃的不容易,水果更算是奢侈品了,平时不轻易买,都是父母单位统一采购、凭票定量领取。水果都是时令的,吃过了一个季节就很难吃到,所以只要有点水果,总是舍不得吃,总想多放一段时间。
最经典的是苹果。单位会从很远的地方拉来几车皮苹果,一家一大箱或者更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总怕烂掉,苹果的存放就成了难题。
记得当时家里会准备一口大缸,在缸的底部会放一小瓶酒,再把苹果逐个小心的放进缸里,忘记是否要封缸口了。具体原理是什么不知道,具体效果好像也无法评估,我们反正总能吃到烂掉的苹果。妈妈也总会怀疑储存方法有问题,也尝试过其他方法,只是我都忘记了,因为这个方法有点特别,很困扰我,所以记住了。
当时父母为了尽可能满足我们对水果的持续需求,总想延长存放时间,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害怕买来的水果总也不坏,宁可买来第二天就长毛放,以验证水果的安全、可入口。但是很少能碰上,现在连草莓都能放个好几天,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实在是担忧!
当记忆的大门打开的时候,出来的大部分和吃有关,可能真是民以食为天吧,也可能是妹妹说的“最原始的幸福感来自于味觉”。
吃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慢慢想吧。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