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活动成果:
《快思慢想》共读活动记录–第02天–柠檬佳共读活动情况记录
睡眠记录:
睡觉时间:22:30
起床时间:04:50
精神状态:没有失眠,一觉到闹钟响,刚醒很犯困,但是头没有昨天那么疼了
行动记录:
1.查看俊彦呼唤起床的微信消息
2.打开YY语音进入共读频道
3.打开电脑
4.打开幕布
5.开始听课,边听边在幕布上记录
(记录:有些内容没听清,今日幕布依旧无提取出很多重点)
6.第一部分内容思考了一下
(记录:
1.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主动阅读,老大在问什么是主动阅读还是说不出来,想了一下觉得就是自己主动去看,没有人逼迫自己去看属于主动,但是觉得不对没有说出来;
2.突然发现自己潜意识里希望这次认真读了学了下次就不用做了;
3.看了很多劝诫说不要从第一页开始看,还是喜欢翻完目录和一些内容后,不做总结就开始从第一页开始看,生怕错过任何内容;)
7.活动结束对标未夏和李林的笔记,发现自己笔记还是不够完善
9.洗漱,查看了昨天老大推送的文章
9.打开Process on开始制图
10.由于笔记不完善,知识有点堵塞从6:50—7:55之画出了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部分内容
(记录:
1.画的过程中,立马发现自己漏记了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方法,还有区分不出看细节和粗阅读有什么区别;
2.求助了俊彦,太忙无解答,处理工作时,求助了光喵打通了一些知识,还发现我疑惑的内容老大有做脑图,最后根据脑图完善了流程图。)
11.制图后发至后宫群内分享
12.单独发给光喵帮忙查看,确认大体无问题
13.发至活动群内,坚果姐提出‘对象感后面到底是系统感还是目标感呢?’,突然发现流程图里把目的感写成目标感了。
14.参与讨论
(记录:
柠檬佳:那个好像说的是结构思考力
巴比:结构层级式展开的系统化思维吧…在上帝视角看系统,抽出系统中简单的运作规律,而不是在系统中迷失于细节
光喵:
我是这样理解的……没有原文可以引述,我说一下我的理解,不一定对,请不要抢我的小鱼干:
1.目的感,我看来是元认知,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带着什么目的去阅读,不会因为沉浸在阅读(或做其他事情)的过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2.对象感,我的理解是对互动和交流的持续行为,你知道你在跟作者互动,我打个比方,比方说你在工作,你在做一个word文档,有两种情况,
- 你低头哗啦哗啦做,反正我就“心流”了什么都不管,然后搞定交稿,管它去死。
- 你一边做,一边铭记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事儿,一边记得自己要交给谁,成果的使用者(干系人)对这个东西有什么需求,在做的过程就把这些理解嵌套在里面。
3.系统感:统揽全局VS纠结细节,综合统效。系统感能够帮助你用一个更好地“假设”去替代以往那种执着细处、追求马上反馈和满足的行为方式。)
可改善问题:
1.今日共读活动时,老大用的都是中信出版社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昨天本来想拿回家,结果下班就忘记了,今天要带回家,已将书放至桌面。
2.今天提到很多《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内容,明明看到了检视阅读,结果好多内容都记不起来,要去回顾下之前整理的笔记。
3.画流程图前无制定大纲和主要内容,都是边画边查资料,导致流程图制作耗时太长,下次活动建议画图前列出简要大纲,有问题先解决,再画图,尝试之后记录效果如何。
其他记录:
1.昨日与俊彦约好7:30开始讨论问题,由于俊彦在拆解老大文章以及手机快没电的原因导致讨论时间拖后至7:50~
下次约好时间要提前检查手机电源是否充足,不充足尽快使用备选方案。
2.原本在幕布敲上要确定讨论内容+讨论时间,结果一讨论就开始跑偏了,时间也完全超出心理预期。幸好事后觉察了该问题,快速制定了调整方案,下一次讨论见效果~
今日学习回顾:
请一段话总结你今天学了什么?
我今天学了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发现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和知识产生关联,学了知识要谈谈自己的感受,谈谈这个知识以后自己可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或者把这个知识提炼表达画图都可以。
不要求快,不要想着这次认认真真看一遍以后就不用再看了;不要从第一页开始看,可以随手翻阅,设定3-5分钟闹铃,不懂打问号,使用留白工具。
下一步行动:
1.复制内容发布简书
2.复习流程图内容(使用留白工具有点没明白,问下光喵)
3.在有道云笔记内查找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4.与俊彦确定讨论时间(暂定8点)
5.上述步骤完成后,学习老大文章,拆解、写留言、定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