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4c2d96bb64a3aa35.jpg)
我们家老母亲粽子包得很好,馅料大多是红枣、蜜枣的,偶尔也将花生、葡萄干、红小豆做馅,略扭巴的四角形,结实极了。
姐姐包粽子略胜母亲一筹,四角形、三角形、长方形,都拿手。
母亲和姐姐包的粽子都要文火慢慢煮,煮好了,放在冷水里浸泡,等凉透了剥开,还是一样的棱角分明,结结实实的毫不含糊。
姐姐除了包传统馅料的粽子外,还给孩子们包他们喜欢的肉粽、小排棕。孩子们咬上一口,满口满心,都是饱含爱意的粽香。
不过,对于粽子的形状,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长方形、三角形上,偶尔见过圆锥形和正四方形的,还在栾川吃过类似粽子的黍米槲包,也是长方形的。除此以外,再没见过太稀奇样子的粽子。
今年,偶然认识了一位阿斯汤伽瑜珈练习者,她67岁的舅舅是一位粽子达人,能包出好多造型独特的粽子。三年前,老人和他包的粽子,还曾上过央视的端午特别节目。
老人家包出的粽子,不但样貌独具一格,而且连名字都起得相当雅致吉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比如:五子登科,五谷丰登。
有的粽子外形惟妙惟肖,憨态可掬,名字也因形而生,比如虾棕,蝴蝶棕,秤砣棕,元宝棕,海星棕,菱角棕,斧头棕,小脚棕,霸王棕……
据说,老人家包粽子的手艺来自于老人外公的亲授亲传。
从十几岁开始学习包粽子到现在,老人家一直不停的琢磨粽子造型,每年都会推陈出新。
今年,老人家已经包出了48个花样的粽子,还有新造型即将陆续隆重登场。
老人家包的粽子,很多年前就在他们那个社区闻名遐迩,现在,老人家的花式粽子更是蜚声国内。
墨绿的棕叶,白白的糯米,鲜肉、小排、赤小豆、红枣、花生,连同幸运吉祥和美好祝福,都被老人家一同包进了棕子里。
其实,像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这样看似简单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里的传统食物,它们承载的,都是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粽子和饺子、汤圆、月饼一样,是我们从祖辈那里代代相传到今天的一种食物,而且它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一种乡愁,凝结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历久弥新。
端午将近棕飘香,家长们不要忘了给孩子们讲讲2000多年前的楚国和屈原,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9cd2564e854d57e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d454a87007cc96f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af060d15442c36b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4c7e1d22ec03ed9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71c68fe041bf03e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