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闻奏事小常识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
早在东汉时期,就开始有了“三公谣言奏事”的做法,三公府掾及公卿都可以根据传闻劾奏刺史二千石官员,称为“谣言奏事”。到了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御史的特殊权力,御史有权“风闻奏事”,又称“闻风弹事”。
到了唐宋时期,监察部门的官员可不必掌握任何事实,仅凭一些传言或小道消息即可上奏弹劾举事。
满清初期,摄政的多尔衮不满言官承袭明朝风闻言事的做法,下令禁止。
康熙亲政后,为了改变吏治状况日趋败坏和言官不敢开口言谏的局面,下诏重开了风闻言事,疏通言路、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的效应明显。但风闻言事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官员相互攻讦之风,损害了监察工作的严肃性,破坏了封建法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