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秦代的监察制度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2-01-24 16:03 被阅读0次

自秦朝统一天下开始,御史成为专门的监察官,长官为御史大夫,比“金印紫绶”的丞相、太尉低一级,位列三公之末,九卿之首,“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若丞相缺位,可由御史大夫升任。

从秦代开始,群臣奏事须由御史大夫转达。皇帝下诏也先由御史得诏,再下达丞相或郡县。同时,御史大夫可以举劾按章,享有弹劾查治之权,是皇帝督察和牵制丞相的利用手段。

 秦代还在地方设置监御史,或称监郡御史或郡监。监御史与郡守、郡尉并称,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监御史一般不对县级行政事务进行监察,县级监察是郡守的职责,郡守设督邮,亦称督邮书掾、督邮曹掾。在郡以下到县一级,监察权与行政权是合二为一的。

相对于监察御史制度的完善,秦代的谏官言谏制度却很薄弱。秦代虽有谏大夫、给事中的官名,但都是加官,且无常员,也无常事。

制度的缺陷是人为造成的。秦始皇刚愎自用,不愿意受人监督,往往把正当的劝谏、议论当作诽谤、妖言。为此不但作出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举动,还把反对“焚书坑儒”的公子扶苏贬黜。秦二世矫诏继位后,更加有过而不及,对敢于进谏的官吏以诽谤罪进行严厉处置。

有秦一代,御史成为推行暴政的工具,言谏监察不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皇权的绝对化,形成暴君专政,这也是秦朝迅速败亡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原因。

相关文章

  • 说一说秦代的监察制度

    自秦朝统一天下开始,御史成为专门的监察官,长官为御史大夫,比“金印紫绶”的丞相、太尉低一级,位列三公之末,九卿之首...

  • 说一说元朝的监察制度

    元朝虽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从忽必烈即位后开始,即倡导“祖述变通”,推行汉法。监察制度大致模仿汉制,并有所创...

  • 说一说明朝的监察制度

    明代设都察院,职责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定位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御史和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

  • 说一说清朝的监察制度

    清代的监察制度上承明代都察院制,下接近代民主制度,不仅制定得严密、周详,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 说一说宋朝的监察制度

    宋代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台长,下属台、殿、察三院。 宋代的监察机关相对行政系统独立,由皇帝亲...

  • 说一说 汉代的监察制度

    汉承秦制,设置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兼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和御史丞,察举非法,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15人,受公卿奏...

  • 说一说隋朝时期的监察制度

    隋朝初期设御史台掌纠察弹劾,其长官为御史大夫,改北齐的御史中丞为治书侍御史,下设侍御史、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等职。...

  • 从制度看中国的变迁

    以及导入:史学爱好者的架空作品 学子寻制:根据材料,说说材料体现了哪些制度。 生:郡县制,监察制度, 师:监察制度...

  • 说一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制模式很独特,是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谏官言谏监察系统,二是御史纠弹监察系统。 谏官和御史,监察对...

  • 说一说中国旧社会时期的监察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帝制的统治,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着眼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根基,融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一说秦代的监察制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vb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