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回应一件事,给自己带来困扰。
原文如下:
孩子爸爸的心情我十分能理解,爱子心切,保护孩子免受挫折的心愿和我们一样一样。
看得出来爸爸很细心,特别渴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一对一引领。爸爸甚至感同身受,愿意代替孩子处境和站位,去想孩子的感受,这点特别让人感动。
我想说的是,针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和角度不同,理解的点也不一样。
这里老师已经及时回复,从老师的角度,做了释明,同时感受到双方的沟通方式不同,导向都是期待对方理解的。老师也从教育者的理念分享了如何协作,如何家园共育。其中一个观念值得深思:不要过度干预孩子。
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家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孩子,陪伴孩子。幼儿园属于集体活动比较多的生长环境,会遇到一对N的事情。
小朋友在其中学习保持个性,同时学着分享,学着适应环境,学着调整状态,也练习人际关系的互动。
孩子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这件事孩子已经经历了,窦语泽才是我们最该关心的,大人的情绪可以自行处理,双方在这里都有了沟通和理解。在孩子这里,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问一下他的感受,撇开成年人的情绪干扰,尊重孩子。
孩子都很良善和聪慧,只要轻轻一点拨,孩子就能从中看开,重回快乐,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家长不容易,老师很辛苦,孩子在两方共同的陪伴下,会快乐的长大。
我们首先要相信老师,信任老师,感恩老师在白天孩子醒着的时间陪伴的时间最多,影响和父母一样深远,老师照顾到集体的同时尽量顾及落单的孩子。也请老师相信家长,家长没有专业学习过育儿知识,很少有机会带领集体活动,老师育儿的同时也在教家长,你们任到重远,肩负责任。孩子幸福和拥有幸福的能力,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彼此都很重要,对孩子来说,我们和谐共处,沟通愉快,共同进步,就是孩子们学习到的重要一课,因为孩子长大,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和行为模式。
一起来祝福我们班级吧——
结果还是误会了,本心想引导家长尊敬老师的,结果——
以后还是不能多事,真没想到,我本心想引导家长尊重老师的。哎——本末倒置——希望得到自己的谅解——我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言语表达,不做引起别人误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