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枕黄粱惊美梦
第十三节 杀张觉
公元1123年七月,童贯被迫退休,童贯因和宰相王黼、宦官梁师成不和,在他们的联手打压下,童贯败下阵来。王黼、梁师成共同推荐谭稹出任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谭稹继童贯之后,成为主持北方前线防务的宦官主帅。
逃出燕京的辽国大将萧干等见金国撤兵东去,自认干大金不赢,大宋却是软柿子,对付它绰绰有余,于是率兵卷土重来,攻破了大宋占领的景州(河北遵化)、蓟州(天津蓟县),接着围攻燕京。
王安中、谭稹命郭药师抵抗,郭药师在峰山大破萧干,生擒太师阿鲁,缴获了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的尊号宝剑、金印,不久萧干被部下杀死,首级交给了大宋,这是大宋取得的比较像样的一次胜利,郭药师抖擞了一下威风,被赵佶晋封为检校太傅。
十月,金人闻张觉反叛,命完颜阇母领三千骑兵来征讨,张觉亲自率军到营州(辽宁朝阳)应战,完颜阇母见自己兵少,好汉不吃眼前亏,未开战前,主动领兵撤退,撤退之前,在营州城大门上写了四个大字“今冬再来!”
张觉却不管金兵真来假来,反正我把你吓走了,也是“大捷”!张觉谎报战绩,朝廷信以为真,将平州提升为“太宁军”,封张觉为节度使,赏赐金银绢帛数万,李石、高党、张钧、张敦固都封为徽猷阁待制。
金人见完颜阇母无功而返,派斡离不(即完颜宗望,阿骨打第二个儿子)领兵,于十一月再攻平州。
此时恰好大宋派使者来犒赏张觉的上次“战功”,张觉听说后,高兴得亲自出城很远迎接,不料,这个消息被斡离不打探清楚,乘张觉不备,突然领军杀到,两军在平州城东遭遇,张觉本来是出城领赏的,哪有战斗准备?双方一接战,张觉溃不成军,回平州的路也被金兵堵死,只得连夜和弟弟带着封赏诏书逃往燕京,王安中收留了。
可是张觉的母亲、妻子等亲属却一直留在营州,被金军俘获,张觉弟弟听说后,心中忧虑,暗中偷出封赏诏书,逃出燕京,向斡离不投降。斡离不手中掌握了张觉叛金投宋的铁证。
随后,斡离不加紧进攻平州,平州都统张忠嗣、张敦固出城投降,张觉的堂弟与侄子率军坚守。
斡离不想不战而胜,派使者和张敦固进城劝降,城中人杀了金国使者,再推张敦固为都统,领导大家闭门坚守,这个张敦固先投降,又反正,不知道有何魅力让平州人信任!
斡离不见平州一时难以攻下,又转向燕京,向王安中索求张觉,王安中开始装糊涂,说张觉不在他这里,斡离不不放手,催促得更加急切。王安中无法应付,自作聪明,找了一位和张觉相貌相似者,斩首送给斡离不,这无疑是间接承认了张觉在燕京。
可斡离不明察秋毫,一看首级,就辨认出不是张觉。斡离不对王安中派来的使者道:“这不是张觉,张觉藏身在王宣抚的兵器库,如果不交给我,我自己派军去擒拿!”可见斡离不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
王安中听了金人使者的恐吓,吓了大一跳,连忙上奏赵佶道:“如果不将张觉交出来,恐怕金人不会罢手,战争由此而起!”
赵佶心想,一个张觉,无关痛痒,于是下诏让王安中杀了张觉向金国交差。王安中接诏书后,让人将张觉带出,历数张觉的过错,随后命武士行刑,张觉破口大骂,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能奈天何?张觉被缢杀,首级用盒子送到了大金斡离不军营。
大宋杀降将张觉,不但堵死了未投降辽将的去路,更摧毁了已投降辽将的心理,引起了极恶劣的连锁反应。王安中部下很多降将及常胜军既难过又担心,都暗中流泪不已。
特别是郭药师,公开质疑朝廷:“金人想要张觉就给张觉,如果想要我郭药师,也送我郭药师人头给金人吗?”
军心不稳,这是治军大忌,此后常胜军逐步解体,为以后再次反叛大宋埋下了祸根。
王安中没有能力整顿军纪,便一走了之,请求罢职。赵佶任命蔡靖接替王安中知燕山府事!
宋朝在张觉这件事上犯了两个无法饶恕的错误。一错接纳张觉的投降,金人在占据燕京的有利形势下,依然履行合约,退出燕京等地,这样的行动表明,金人是信守承诺的。张觉想投降,赵佶前面写手札给詹度,头脑还是清醒的,只要牵制笼络就行,不必接受投降,从而引起金人的仇恨。但赵佶未能抗拒詹度、王黼等人的引诱。
二是杀张觉,接纳张觉投降是错,翻脸杀张觉是错上加错。接纳张觉已经惹怒金人,杀张觉,并不能显示出任何诚意和歉意,反而只会显得心虚和无能!
错上加错,似乎还有挽救余地,可悲的是,赵佶一再错,再三错,步步错,只能是一败涂地!
佐料:梁师成本来是一位小宦官,但他喜欢舞文弄墨,最早隶属书艺局,后来机缘巧合,被赵佶赏识,有次进士考试,赵佶竟把他的名字写入进士的名录中,宦官做进士,也只赵佶有这样的脑洞!
此后梁师成逐渐升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明堂,他为都监。明堂修成后,拜为节度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等。
梁师成善于逢迎,很能揣摩赵佶心理。赵佶最初是把他作为下等奴仆的,后越来越重用他,凡是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赵佶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不能辨别真伪。因此权势滔天,最多的时候兼任上百个职务,被称为“隐相”。
梁师成本无文才,却喜欢自我标榜,自称是苏轼遗腹子。
当时,苏轼的文章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间的都被毁去,梁师成向赵佶诉委屈说:“我的先辈有何罪?”此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梁师成难得做了一件好事。
梁师成说是苏轼遗腹子并非空穴来风,当时传说苏轼远谪之时,将家中侍婢送与梁氏友人,不足月而生梁师成,
《宋稗类钞》卷二载,苏轼儿子苏过,以父对梁师成,而梁师成待他如亲兄弟,曾对家中帐房道:“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禀告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