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在我的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一件典型的职场竞争事件。
两位非常优秀的女同事(这里简称甲和乙),一起去总部竞争某职位,在全国性PK之后,甲成功入围最后的12名优秀名单,乙遗憾未突围。
话说甲和乙,平时是闺蜜,感情很好。而我同甲关系一般,同乙关系非常好。
乙遗憾未突围之后,乙找到我诉苦。说甲在面试选题的时候,准备的很充分,而甲应该提前看到了乙选题有问题,但是甲作为好闺蜜,没有提前告诉她,她觉得很伤心,闺蜜情似乎在此次事件过后,存在崩塌可能。
在我心里,我一直认为乙是非常优秀的,她这次落选,我也为她惋惜。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我也没怎么安慰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但借这个事情,我想谈谈人性的趋利性。
先讲个故事吧。
话说有两个人因为做坏事,被警察抓进了大牢。警察把两个囚犯关在不同的屋子内。分别对他们说:
1.如果你们两个死不认罪,可能最终无罪释放。
2.如果某个人承认罪行,并检举对方,则会判5年徒刑。
3.如果某个人死不认罪,且被对方检举成功,则会被判10年徒刑。
然后警察让两个人自己考虑清楚。
两个人中有个是大哥,有个是小弟。此时大哥心里想:别看他做小弟,平时毕恭毕敬,说不定背后一直阳奉阴违,难保他不揭发我,自己坐上老大的位置,我还是认罪并揭发他吧。
作为小弟的,此时心里也在想:这个大哥,平时好像对我不错,但这个时候,他难免不会为了自保而揭发我,我还是选择第二种吧,至少比第三种好。
就这样,甲和乙都在为了降低自身的危险系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
其实不只是他们两个囚犯,几乎所有的囚犯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就是著名的社会学、心理学里面说的“囚徒困境”。
所以说关键时候,趋利避害就是人的天性。
回到文章开头,我两同事竞争职位的例子,不难理解甲同事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会说出乙同事的面试选题问题。毕竟在那个情景下,他们两个已经成为竞争关系。这个时候,人的趋利性的天性就暴露出来啦。
知道了人的趋利性,其实可以帮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当你求人办事,如果不给别人好处,别人肯定是不会办的。没有好处的东西,别人是不会干的。
这个好处,不一定是金钱,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有可能是一句恭维的话,一句尊敬他的礼貌话,一件他一直想要又一时半会要不到,但是你能要到的东西,或者你之前给过他好处(比如帮助过他),他为了报答你而帮你。
总之是必须要给别人好处,事情才能办成。其实他先把你把事情办成了,你不给好处,那么他下次,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再帮你了。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有成本的。他人帮你,他付出了时间,付出了体力,付出了脑力,如果没有收益,那么下次,他一定会找有收益的事情办。
没有收益的事情,做多了,是要饿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