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正是在对于组织不同的承诺心态下,我们加入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并且抱着不同的心态去参与所谓的 “ 团队建设 ”
团队组建之后,我们为什么要花力气去进行团队建设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加员工对于组织的承诺关系。
四种共同体:第一种职业共同体,这也是常见的一种组织形态,他的心理期望,会倾向于从一个非正式组织,或某几个说得来的员工中获得。比职业共同体更进一步的是利益共同体,把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完全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这个组织的未来发展一般会有问题。第三种事业共同体,就算是成熟企业,其内部也会存在着很多以事业为第一目标的小团队,这种比较单纯,就是为了把事情做成。最后,命运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
大老板的一个智慧,就是努力通过有效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让靠近组织中心的部分,圆更密,力量更强。
如图所示如何做到团队默契,心相通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默契”再往深层一点说,就是要能够透过一个人前面的行为,判断出他当下的内心活动,进而预测出他后面的想法,及时采取行动,保证团队的利益。
想要好的默契就需要有背景分享。深入到一个人的背景,过往的经历等等。我用一个例子来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契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加入到一个组织的时候,他对于组织能够给予他的东西,他需要付出什么,是有一个预期的。
总结,想有默契,就要明白对方的背景,以及深入了解他的心理契约,当然这些也再不断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