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
撤退过程中,英国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了激烈的空战,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将大部分士兵撤离欧洲大陆。这次行动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并成为四年后反攻的根本,可谓是二战期间欧洲大陆执行的一次战略性撤退。
影片同时展开三条故事线,从陆、海、空三个角度分别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陆地上,英国士兵汤米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
海面上,同时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在空中,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不同于以往大多数战争影片,虽然是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敦刻尔克》全片没有出现刻画与描述统帅层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山崩于前的危局中当机立断、力挽狂澜的决策过程。
影片中,德军几乎完全遁形,除了看不见驾驶员的飞机,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身穿纳粹军服的德国士兵——等待英国士兵的只有不知从哪儿飞梭出来的子弹、在水中明灭不定的鱼雷,以及俯冲轰炸机所带来的令人恐惧的轰鸣——观众跟电影中亟待撤退的英法联军一样,完全不知道德军什么时候会进攻过来,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地狱般的敦刻尔克。
就第一视角的意义而言,《敦刻尔克》的真实,或许就是士兵们的真实。在宏大战场上的他们,面对的是混乱、未知的情形,根本谈不上什么战略全局观,绝大部分都只是尽力生存下来的“蚂蚁”。
他们不太可能有时间真正去细细观察队友的中弹和死亡,倒是更有可能因为一次猛烈的扫射和炮击而抱头躲避,战战兢兢。
这种战场上的真实恐惧,是《敦刻尔克》真正的叙事动力。无论是海滩上等待救援的数十万大军,还是从海峡对岸奔赴救援的无数普通民众,又或是肩负重任的空军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根本处境,都是下一秒钟的朝不保夕。
因此,《敦刻尔克》简约得不需要敌军,也不需要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这部影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保存性命与拯救生命,就是这场在秒表的嘀嗒作响伴奏下的生存危机最核心的内在冲突。影片里一次又一次的悬念高潮与情绪释放,也都来自于最终幸存下来的欣喜与激动。
诺兰没有试图去评判战争的对错与意义,甚至也没有试图去评判在战争中不择手段寻求生存的人们是否正确。
换上了英军服装的法国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击后心存恐惧的斯里安·墨菲,都不是反面形象,而是作为普通人的一种被描写和关怀。
在《敦刻尔克》里,诺兰让战争的本质回归为最原始的求生。在炮火和大海面前,求生即是正义,回家即是胜利。
像道森先生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尽力挽救多一条生命,像法瑞尔那样为了更多人扫清障碍战斗到最后一刻,便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正义。
诺兰在电影中故意隐藏了敌人的存在,造成一种无处不在的压迫感也刻意淡化了传统二战电影中正邪对立的关系,同时视角保持在士兵的层面上,竭力忠实还原他们本身的体验:逃亡,不顾一切的逃亡。
士兵们不知道几十年后当人们回顾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将其视作在二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只是不择手段、竭尽全力的想要逃离敦刻尔克海滩,渡过英法海峡。
当他们坐着小渔船,满面油污,垂头丧气的回到英国,满以为自己会被民众因败军的身份而唾弃,没想到在报纸上看到丘吉尔的演说,看到火车窗外的民众的欢呼,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狼狈的撤退和绝望的逃亡居然被视作一场伟大的胜利。
结尾时男主读完报纸上丘吉尔的演说,抬起头愣了愣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现实,电影便结束在这个瞬间。战争所带来的迷茫,命运的不可捉摸,便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情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