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伊读《奶蜜盐》(7)

伊读《奶蜜盐》(7)

作者: 伊人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2:53 被阅读6次

        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关系,甚至是神秘的、不可分割的。母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最为亲密、牢固的,最不能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

                            ——《奶蜜盐》第30页

        刚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像有千百条鞭子在抽打一般,一阵阵地撕扯着地疼痛。

        这疼痛来自当年的懵懂无知。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还不到23岁。虽说在大人们眼里,我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姑娘,但是为人母亲毕竟还是头一遭,那时候没有什么书店,更别提有什么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可读了,即使有这方面的书籍可借可读,那时候的我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以为,一个女人只要生了孩子,自然就会做母亲了,却不知这样的想法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可救赎的影响。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已经休完产假,上班了,因为工作忙,爷爷奶奶又无法来到身边帮忙照顾孩子,跟孩子他爸再三考虑以后,我们把孩子送到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只在每个周末去陪他住上两天。

        那时候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母亲对于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的重要性。我们不知道,孩子与母亲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何其他人无法代替的。我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要别让他饿着冻着,谁照顾他都行,甚至当身边的人问我:“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你放心吗?”我还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不放心的?他们自己的亲孙子,疼爱还来不及,难不成还能虐待?他们只会比我们更疼爱孩子。”现在想来,当时邻居们善意的提醒根本就不是担心爷爷奶奶照顾不好孩子,而是在指责我不尊重孩子的本能需求,人为地制造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果然,孩子的分离焦虑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每次我们去接他的时候,他就如同获得大赦一般欣喜若狂,紧紧地跟着我们,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好像要把一周以来的所有想念一股脑儿倾泻出来,不管小伙伴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离开我们半步。

        因为这样,每次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们都要绞尽脑汁编造各种理由支开他,然后趁机逃也似的离开,随后就会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把我往回拉,但是冷酷的我为了让他尽快适应这样的分别,还是狠心地走了。那时候,我们不懂得他的心理,总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经历几次就好了。果然,几次撕心裂肺的哭喊过后,我们再离开的时候,他虽然也会哭,但是哭声已经没有那么痛苦与绝望了。再后来,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我们的离开,也不再闹了,我们以为他已经习惯了,便心安理得地从容离开了。

        十几年以后,一次聊天中,谈起这段经历,儿子有些伤感地说:“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段黑暗的日子,我以为你们不要我了。每天早上,奶奶出去做事了,把我锁在家里,我醒来后,看不到一个人影,感觉自己被你们所有人抛弃了一样。”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重大的错误!

        我以为,儿子只要有人照顾就行了,不管是谁都行,我根本就不知道,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母亲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带着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带着他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就狠心地把他交给了他并不熟悉的爷爷奶奶。在他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安全感、最需要爱的时候,狠心地离开了他,这对他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读了《奶蜜盐》,我才知道,孩子三岁之前是孩子个体成长的完全依赖时期,这个时期母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安全感的建立、全能感的产生以及爱的能力的培养。这一时期,孩子找妈妈,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安全感,这是人类的本能,可是我却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身边,亲手遏制了孩子的这种本能!这个时期,孩子寻求妈妈的陪伴,实际上就是在寻求一种本能的满足,寻求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可能,可是我却无视孩子的需求,生生把孩子逼入了孤独、无望的境地!这个时期,孩子寻求妈妈的爱,实际上就是在感受爱、体会爱、学习爱,可是我却自以为是地用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了我的爱,残忍地让孩子陷入了惊恐、绝望的情绪里!

        孩子们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懂得:母亲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个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最无法割舍的关系,是任何情感都无法代替的。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母爱的缺失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所幸不久以后,尽管我还是那样无知,但是纯朴的要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想法还是促使我将孩子接到了身边,才不至于酿成大错。尽管这样,那一年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经历还是让我至今都感到后怕。

相关文章

  • 伊读《奶蜜盐》(7)

    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关系,甚至是神秘的、不可分割的。母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最为亲密、...

  • 伊读《奶蜜盐》(4)

    人实际上是需要能量激发的生命个体,人生命中几乎所有潜在的能力,美好的可能性,都是需要激发才能得到很好展现和...

  • 伊读《奶蜜盐》(3)

    英国著名的儿童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认为,从完全依赖到相对依赖,再到趋向独立,是每个孩子个体成长的必经过程。完全...

  • 伊读《奶蜜盐》(2)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现在可以断言: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要从根子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就要去认识、...

  • 伊读《奶蜜盐》(1)

    家庭教育有一对基本矛盾,就是父母之“教”与孩子之“发育成长”无法同频而导致的冲突。具体来讲,一方面,每个...

  • 伊读《奶蜜盐》(5)

    人生总是与各种挑战相伴,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要学会放手,帮助孩子减少对亲情和家庭的依赖,就是给孩子一种最好的...

  • 伊读《奶蜜盐》(8)

    排在亲子关系第一位的不是教育,而是满足。而要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首先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陪伴这个简单的...

  • 伊读《奶蜜盐》(6)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总是“满足在前,引导在后”。而这个“引导”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强加观点,更不是说教,而是要...

  • 伊读《奶蜜盐》(14)

    每个孩子都有他很优秀的地方,父母不应该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在自己所期待的领域达到很优秀的状态,而是应该帮助孩子...

  • 伊读《奶蜜盐》(11)

    其实每个生命都自有它的成长规律,一个人长得太快,也就意味着老得更快,他就更容易失去生命的弹性跟热情。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读《奶蜜盐》(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n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