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人群都有压力的情况下,都需要一定的精神解压,而下最好的、最常用的解压方式就是看电影,一部电影可以让你激情澎湃、让你热泪盈眶、也可以让你自我反思; 这些都属于我们精神消费的一种。
现在的观影人群对电影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衡量一个电影是否是好“电影”,更取决于观影群众,电影人也致力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电影。影片的类型、题材也日益丰富。喜剧、动作片、文艺片、剧情、青春爱情片、科幻等等;当代电影人也同样面临着观影人群“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一种桎梏也是一种机遇。
什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呢?其一:喜剧在当代高压环境下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群众们自然会选择喜剧;其二,“与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这种类型题材的电影也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
韩国电影,感慨“真实事件改编”这件事,他们真的是做到了极致。每一部都做到了极致。我们敬畏他们敢于拍出社会的丑恶,敬畏他们允许有人揭露社会的丑恶、敬畏他们的电影可以让国家改法律,敬畏他们的演员会为电影的诞生竭力奔走。更希望中国的电影,能更多地留意社会现象,拍出更多的好电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国内有两部片子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我不是药神》是其中的一个,“药神”背后的故事令人感慨,剧中也有几处戳中泪点的地方:身患白血病数年的一位老人握着刑警的手说出了“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用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还有彭浩为保护勇哥的奋不顾身、病人们目送勇哥……使人印象深刻,真实感铺面而来,这样一部与现实、与我们生活相关的电影,必定会给观影群众、给这个社会带来影响,抛开“票房”不说,更是让这部电影能成为“希望之光”。

第二个是《湄公河行动》,故事改编于真实事件,到现在还忘不了那些小孩子扎堆吸毒赌博的场景、玩俄罗斯转盘的震撼;这些场面对观众的冲击很强烈。我非常庆幸在别的地方还蔓延着滚滚硝烟的时候,我们能够幸福的生活在国家的庇护之下。

动作片、缉毒片,反映当代社会现象。这种描写真实战争场面的电影,被搬上荧幕,是对和平最好的期盼。我们的和平,是有人搏命来守护的。

我们太缺乏真正的国家教育了,不是简单的课本里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是电视里的手撕鬼子,更不是看过一两次的阅兵后的热血澎湃。
这边要跟大家分享一部影片《利刃破冰》故事取材于福建省公安边防支队侦破的一起特大走私毒品案真实案例。是继《湄公河行动》后又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电影,向大众展现了公安边防部队如何严厉打击偷渡、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预计明年国庆档上映,将呼吁“抵制全民禁毒”推向一个高潮。

毒品,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世界,之所以遥远,是因为有一些人用生命阻挡了黑暗,如果你对毒品没有很强烈的意识,那么请你一定要去看一次《利刃破冰》,你会直面平静背后的鲜血淋漓,你会真正感受到我们岁月静好之下,是血色的牺牲。
越来越多的缉毒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万恶的起源,看到了毒品的残酷危害,也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毒品似深渊、遇上毁所以。向所有缉毒警察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