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

我想学PS,想学office,想学英语,想做瑜伽,想要练字,想要读书,想要学理财,想要学车……我最近,竟然还想学演讲!?
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 “这是个好机会,它能让你成长、变得更强,去做吧!”
但是又有另一声音告诉我: “你时间精力不够,你学不来的!”
两个声音正在吵架,我的思绪凌乱了,有些迷茫,不知所措……
“断舍离”、“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聚焦,做好一件事”……这类说法我已经听了无数遍了。每每听到,都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做——做减法。
可是呢,“道理我们都懂,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我!
甚至,“听时特别激动,过后一动不动。”说的也是我……
不然,怎么会出现想要做的越来越多,但是能拿的出手的却寥寥无几的现象呢?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忙碌、焦虑、自责以及无奈。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我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我定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事都做好的。
这几天,老师邀请我去学习演讲,说实话,机会难得。但现实也很扎心,我的时间精力不够。如果硬生生地排进行程里,那么完成最基本的任务,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但这样,达不到我想要的成长。
吴军说他做事的诀窍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多思考:“那些事情如果不做的话,难道天还能塌下来吗?”
我问问自己:“如果现在不学演讲,难道天还能塌下来吗?”
“不会。现在不是刚需,可以以后再学。”
忽而想到,朋友曾重复跟我说过的话:“不要让原本锦上添花的事,变成了火上浇油。”
如果现在去参加学习,这难免不是“火上浇油”。
再问问自己:“好事变成了坏事,还要去做吗?”
“当然不能。”
吴军还说他有两个优点:跳出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事情的重要性和敢于舍弃。
前者,我已做到。接下来,就是后者了——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
内心的两个声音还在争吵。
我叫停了他们,眼神坚定,说:“我的生命很有限,我应该少做事情、做好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