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经历了一段极为“堕落”的时期,和很多宝妈朋友一样,一孕傻三年。
而如今,也真真切切地发现:当我们在迷茫中混沌太久,我们会逐渐失去最初的自己,心灵枯竭,没有动力,生活没了方向,就像浮萍一样,飘到哪里算哪里。
直到最近,我开始好好梳理生活、习惯、思维、认知......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确有盲区,有许多未知,如果想要不虚此生,必须寻找到让自己热爱的道路。
这条路,是一条帮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生活的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将自己活成了时光的礼物,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1 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
很久之前,我就听过一句话,没有目标导向的人生,注定无果而终。
一个人活着没有目标,好比行尸走肉,25岁就已经死了,只是等到85岁才埋葬。
我始终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那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不想虚度年华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找到自己的热爱。
也许你要问,我怎么知道我的天赋使命呢,很简单就是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热忱的事物。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那个所谓的天赋使命,其实也没关系,围绕短期的小目标去做好,把自己期望的每一天的日子过好,把当下过好,也是一种当下的天赋使命。
很多个小目标,每一天的坚持,就会积累成我们想要去到的地方,带我们抵达我们心中想要去的方向。
02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在一家时尚服装集团上班,那家集团如今年销售额也是百亿以上,老板非常信奉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几乎把稻盛和夫的名言都裱在一个个精致的框里,成为公司企业文化。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几乎在六层楼的各个办公室、会议室都能看到的话: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其实当时的自己,对这句话是非常无感,也许就是因为当时自己的目标意识不够强,把工作当成了养活自己的工具,并不是自己全然的热爱。
在那家集团公司做了三年,虽然各方面表现也还不错,但我并没有付出太多努力,因此也就只是从一个部门主管升到了经理。
后来,我去了上海,看到一家成长型的电商公司的墙上,也写着一句话:明天的你,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当时我看到,直接身体一颤,因为觉得太过鸡汤,觉得简直就是在打鸡血,甚至觉得这不过是老板拼命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幌子。
如今想起来,那些当年无感的话甚至有些鄙视的鸡汤,我都觉得的确是真理,觉得当时的自己真的很幼稚。
经过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以及这几年的全职妈妈的生活,我的确见过一些特别优秀的人,身边也有很多从普通人逆袭跃迁,甚至改变自己命运的例子。
与我同时期的有合作关系的编辑,如今身价上亿的也有不少;还有不少朋友自创了自己的公司,成为真正走路带风的女Boss;也有白手起家,仅仅7年时间就在北京城中央买房的人,年收入达千万以上;还有人十年就挣到了一个亿,举家移民至发达国家......当年他们和我的起点相差无几,我自认为是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给他们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如果想成为人群中那些20%的少数,势必要付出超越80%人的努力,天道酬勤,这是宇宙规律,是天道。
越努力,越幸运。当我意识到这个道理时,我刚好人到中年,知难、知变和观无常、见生死之后,反而觉得这个道理就是人间真谛。
03 敬天爱人,积善行多利他
同样,我也是在那家自己曾经就职的集团公司,第一次看到“敬天爱人”这四个字。“敬天爱人”是京瓷的社训,也是稻盛和夫先生一生最为信奉的经营哲学。
中年之前的我,虽然也关心很多人,但很容易什么事都是想当然,“我以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居多。
中年之后,我发现在岁月中洗去一些稚气,也更加看清自己,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但开始反省自己,并在意自己是否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带去正向的价值反馈。
于是,敬天爱人,积善行多利他,成为我中年之后的行动指南。与己,对万事万物常怀敬畏心;与人,为善助益,广结善缘。
在我们这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我非常感恩和珍惜一切物质所得。但是当我看到孩子,挑三拣四或者不知道珍惜时,我常常把自己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讲给他听。
讲一个人把掉到茅厕的饭粒,都拾起来吃了,最终感动上苍给予他许多福报的故事。
还会给孩子讲弘一法师去丰子恺家做客的故事。弘一法师坐藤椅前轻轻摇动椅子,让两个藤之间的小虫溜走后,才坐下,为的是不伤及虫蚁性命的故事,教导自己和孩子多珍惜物命,多惜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每个春天,我都会重读《了凡四训》,跟随袁了凡一生做尽无数善行的故事,感受美德的熠熠生辉,心中也时刻觉得:一个人最高的修行,不过是修得爱与善。
04 知行合一,笃定前行
人到中年后,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有人的道理懂得很多,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后来我想通了,懂得只是认知层面。但是从认知到实践,却隔着巨大的鸿沟,因此行动变得更为重要。过去有很长时间,我也是常常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在行动上常常滞后。
比如常常看了一本书,感觉看的过程特别激爽,受益匪浅。但过后没多久就忘记了几乎90%的内容,因为过后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大变化,我也没有真正运用书中那些看过的道理。只有输入的学习,没有输出,往往都是足篮打水一场空,智慧上毫无习得。
看再多书,感受再多的道理,其实都是基于书中作者的认知和洞见,是作者在思考,也非是自己在思考,如果没有行动,将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那些所谓我们知道的认知,其实都是一种自欺欺人。
知行合一,笃定前行,踏上真正成为自己的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要想太多,行动起来!
05 相信自己值得,通往美好
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曾做过这样一次演讲:“当我们年轻时,我们常常认为价值在于我们的脸或身材,我们得到了多少关注或者我们有多受欢迎,你和你的朋友相比得到了多少赞,但这跟这些都无关。
我的价值在于拥有做自己的权利,坚持你的真理。你的身体,你的皮肤,你的脸。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改变,这是一个事实,但如果你足够勇敢,相信自己值得拥有。”
相信的力量,造就了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信的力量,是正念的积极自我暗示,是一种幸福心理学。
人生不设限,才有无数的可能。
你本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你的到来,就是人间值得,请相信一切美好,都将会发生。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愿你每一天都能奔赴在热爱里,无畏前行。
愿你最终将自己活成一份时光积淀下来的丰厚礼物,与温暖相拥,与美好相遇,幸福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