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观四百论59

中观四百论59

作者: 愚9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00:12 被阅读0次

问曰:眼虽然不能单独见色,然而由眼、境、作意三缘和合,即能真实不虚地见到外境。

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

色中二俱无,彼何能见色。

眼根中无有了别色境的作意,作意也无有见色的功能,而色境中,眼根与作意二者都不存在,那么彼三缘和合怎么能见色境呢?

根境识(作意)三缘和合,即能有见境作用的发生,这是经部行人及观察名言的因明论师所许的观点。在中观师看来,这种观点唯是虚幻名言现象,而非真实成立,修行人不应执为真实。在三缘和合之中,首先眼根不会有作意见色境的识,因眼是色根,而无作意即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见色作用;作意取境的识,亦没有取色相的功能,它只是一种心识意念,不能单独缘境生起见色现象;在色境中,也即外境所缘缘之中,既无眼根,也无作意取境的识,此二无有,也就更不可能有见色作用。根境识三者各自都无有见色功能,那它们聚合起来,也无法成立有见色作用。比如说一百个盲人,他们各自都无有见色境的功能,如果聚合起来,也不可能有见色功能;一粒砂石中无有芝麻油,将全世界所有的砂石集合起来,也同样不可能榨出芝麻油。同样道理,若根境识三者皆无见色功能,三者聚合后,也不可能见色。若许三缘和合能见色,那只是一种无有真实性的迷乱名言假象,在中观自宗,认许这些迷乱假象是凡愚众生前所存在的暂时现象,如同梦幻一般,非自性成立,也经不起观察。宁玛派的大成就者荣素班智达说过:所有名言现象,依名言谛观察,彼等于名言中也非真实成立。若能如是深入正理,无始以来的轮回苦因一定可以迅速打破,径入无生实相之境。

相关文章

  • 中观四百论59

    由所见生故,此瓶无少德, 故如所见生,其有性非有。 由所见产生的缘故,这种瓶子无有少分功德,所以就像所见瓶从所见生...

  • 中观四百论59

    问曰:眼根有自性,因为眼根的果识能见色。 智缘未有故,智非在见先, 居后智唐捐,同时见无用。 眼识的缘尚未有故,眼...

  • 中观四百论59

    眼若行至境,色远见应迟, 何不亦分明,照极远近色。 在见色时,眼根若要行至色境,那么见远处的色境时应当迟缓;而且,...

  • 中观四百论59

    问曰:现见色等境有自性,因为有能缘色等境的眼等诸根。 眼等皆大造,何眼见非余, 故业果难思,牟尼真实说。 眼等诸根...

  • 中观四百论59

    若见色眼行,其行则无德, 或名所欲见,言定则成妄。 若是见色以后眼方行至色境,其行则无有任何功德;或者说先未见而行...

  • 中观四百论59

    问曰:眼虽然不能单独见色,然而由眼、境、作意三缘和合,即能真实不虚地见到外境。 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 色中二俱...

  • 中观四百论59

    问曰:眼见色是眼的自性功能,无需行至境,故无有上述过失。 若不往而观,应见一切色, 眼既无行动,无碍亦无障。 如果...

  • 中观四百论59

    一切法本性,先应自能见, 何故此眼根,不见于眼性。 眼若自性能见,即本性应成能见一切法,如是先应自己能见自己,那为...

  • 中观四百论

    问曰:现见色等境有自性,因为有能缘色等境的眼等诸根。 眼等皆大造,何眼见非余, 故业果难思,牟尼真实说。 眼等诸根...

  • 中观四百论63

    审观诸法时,无一体实有, 无体既非有,多体亦应无。 仔细观察诸法时,任何法无有实有一体存在,既然不存实有的一体,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观四百论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ob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