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673859/0db4dedf977a137d.jpg)
接上篇夜已深
需要重新考虑家里垃圾桶的配置。垃圾混装时厨房大垃圾桶是主力,卧室里的垃圾基本是其他。这种配置显然不合理。
我不爱做饭,厨余垃圾产出量小,所以在厨房配置了两个悬挂式小垃圾桶。
![](https://img.haomeiwen.com/i7673859/e3c3f87329865af8.jpg)
卧室里的垃圾桶严格投放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我家大部分是快递盒子和饮料瓶,这种体量略大的单独存放在家里不太碍事的地方。蜗居也得给可回收辟出一个角落。
至于有害垃圾产出量更少,我感觉一年处理一次就行。
垃圾桶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投放前不明确查宝典,宝典说不明白的,都归其他。
以下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垃圾分类体验发现的几个与混装垃圾时的较大区别。
1/某些可回收垃圾需要处理干净,例如盒装牛奶,铁皮罐头,需要把里面冲洗干净,晾干,压平。
2/厨余垃圾需要破袋投入小区里的大垃圾桶。
3/生活垃圾品类繁多,宝典不可能逐个归类,例如一次性餐盒归其他,那么盒装豆腐,自然也是其他。学会类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7673859/bb435758175f4e6b.jpg)
但是,最大的问题来了。
当我将家里的垃圾尽可能严格分装送去小区的垃圾桶时,看到了失望的一幕。
厨余垃圾桶里照样有纸盒子,其他垃圾里也有易拉罐和塑料瓶……跟想象中的画面出入太大了。
有点儿灰心了,感觉自己大张旗鼓的严格分类有点儿可笑。
想起今年年初去名古屋玩儿,用了一张餐巾纸后,就开始满世界找垃圾桶。导游说,日本大街上是不设垃圾桶的。得,兜里揣着垃圾逛了一天,直到晚上回到酒店才处理。有点儿露怯。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执行的最为严格的国家。
我们怎么办?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再这么稀松平常下去,出来混总要还的。
垃圾分类是当下最好的时尚。
我决定,这回不能傻子过年看街坊,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把分类垃圾理念融入往后的习惯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可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我想,待我们的孙子的孙子那一代人出世的时候,垃圾分类会成为最为日常的习惯动作,分类方法也会进一步优化细分。
幻想,假如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专门的垃圾通道,所有垃圾交由机器人自动送入通道后,系统自动识别分类,每个垃圾该去哪儿玩去哪儿玩,全体垃圾桶,垃圾袋都消失,垃圾搬运工分拣员失业,省去全部中间环节,是不是挺好?
婶儿的美梦能成真吗?
日更第四篇,还要坚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