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婚姻育儿
从厨房走出的母亲都干什么去了

从厨房走出的母亲都干什么去了

作者: 一棵小树苗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4:44 被阅读138次

冬日午后,偶得空闲,书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心似被何物牵走,总也安顿不下。于是,我便放它出门。

漫无目的走着,隆冬天气,路人衣帽紧裹,仅露两只眼睛,紧盯目的地飞驰,行人如我散漫者几乎没有。

人行道拐角处一卖干货的妇人,一左一右来回跺脚生暖。见我走近,吆喝声顿时大了起来:“芝麻棍、瓜子、花生喽……”

看见她似乎看见了我的童年,学校放寒假了,我缠着要跟着母亲赶集,母亲未置可否,骑着家里唯一的自行车,载着装着缝纫机的工具箱匆匆出门了。

十岁的我竟然伙同邻居走着去了集市所在地——大阳镇。因为兴奋,因为年少体健,五里路说说笑笑就踩在了脚下。

热闹的集市扑面而来,腥臭味随着凛冽的冬风飘入鼻孔。集市的最外层是牛马羊猪交易市场,有圈在筐子里的小猪仔、有高头大马的骡子、有时不时扯着脖子拉长声调尖叫的犟驴、有拖着又脏又长奶袋的绵羊,脏兮兮的羊毛粘满了黄土……

穿着棉大衣、戴着火车头棉帽、瞪着反毛布黄棉鞋的农人毫无形象地抽着抽着大烟、嘴里冒着白气、鼻里呼着青烟一搭没一搭地讨价还价……

我本能地怕大牲口,掩面快步走过,提心吊胆提防着,生怕那仰天长啸的骡子抱怨命运不济给路过的我一脚。

好不容易逃离牲畜交易区,晨光雾色中一个尖细的女声音飘入耳:“卖老鼠药喽,药不死不要钱……”

这不是刚娃妈吗……?怎么干这让人难堪的行当!

“卖老鼠药?”这么低下的工作。我顶看不起的就是这行当。

再看,她红着脸,扯着脖孑使劲叫喊,我都替牛b哄哄的刚娃羞红了脸。他(刚娃)再不让我从他家门前路过,看我不拿这事羞他、臭他。

走过五颜六色,让人不禁回头的年画摊前、走过卖锅碗瓢盆的日杂店,绕过堆满白菜、萝卜、土头的蔬菜店,拐过卖米糕、玉米棒的小食摊,经过数不清的水果摊,再绕过竖挺着的令人垂诞的红艳欲滴的冰糖糊芦摊……

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接着又看见了一个亲切的面孔。我的心由兴奋雀跃转向踏实笃定。

心理学上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安全感”,呼之欲出。

我看见了母亲和大姐。

母亲正弯腰裁衣服,大我四岁的大姐,脚踩缝纫机,眼睛紧盯着裁好的毛布片,手在熟练地而小心地往针眼下推毛边的衣料,缝纫机的飞轮在呼呼地转。

街上人来人往,都忙着置办年货。需要做衣服的都先买好布,找个裁缝铺,量了尺寸,然后去采购其余年货,随后快下集的时候再来把裁好、锁好边的衣料拿走。

母亲做活细致,时间长了乡邻五村的就传开了,她每入腊月,手头堆着、压着很多活儿,用现在的话说,订单很多。

大姐看见我,问我怎么来的云云,很担心我的安危。我说了原委后,她明显放心了。而母亲,我高度怀疑她就没看见我,忙的就没理我,也没瞅我一眼。

用我爸的话说,我妈心太大,心里就不装这些小事。我也有同感。我从来没觉得受过母亲什么压制、约束,完全是散养、放养长大的。

倒真是大姐教导我们不少,说话不要太快,吃饭不要说话,不要和男生打闹,女孩要勤快、要爱干净,要有女孩样,回家后要随手关门……

我一会站在母亲边上看她在大片布上比比划划,沿着白粉笔勾勒出的线条剪下去,一会儿看着大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布片锁边。

看烦了,看腻了,太阳也落下山来。脚也冻僵了,手也冻麻了,肚子也饿了。可母亲根本也没停下来的意思……

好不容易,有人来拿加工好的衣料了,母亲直了腰,和来人交谈了起来。来人是邻村的表姨,她看见我低头从包里掏出两根芝麻棍笑吟吟:“吃吧,好姑娘,几年不见又长俏了。”

母亲边阻止她边说:“要不得,留下给孩子们吃吧……”

她俩推让了好几次。

零食对孩子的诱惑是致命的。何况在那个物质贪乏的年代。

自尊和羞愧使我低头不语,她把芝麻棍放在我手边,拍了拍我的后背,一股暖意也随之涌上了全身。

她走后,母亲和姐聊天中我知道:表姨人很能干,嫁的也好,本来很好的日子,可是表姨夫出车却遭了车祸,留下她和两个孩子还有年老的婆婆艰难度日。

听说一直养尊处优的她,也准备摆摊卖年画。

所以,母亲很为她难过。

再饿我都没感觉了,那芝麻棍我是很难吃下去了,拿回家给了两个妹妹。

天将黑,我和姐姐才帮母亲将裁衣服的支架、搭板抬着送到小镇上的远房亲戚家檐下。

到下个集日,母亲定会将它们抬到集市上,支好,开始又一天的循环。再用这一天的辛苦所得,换取我们的生活所需,过年的油糕、米、面、酱、醋、茶、铅笔、文具、书包……

本想着去集市凑个热闹,好好耍,看年画逛大集,哪承想,却隐隐触到生活坚硬的外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十年眨眼溜走。

我们在填饱了肚皮、武装了头脑后一天天长大了。如今,我也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呆头呆脑、束手无策地看着我的能干的母亲一天天白了头,老下去。

“芝麻棍、瓜子、花生……”,粗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叫响了怔忡的我。

一位普通纯朴的母亲,、一个被城管追赶的女商贩,黑色的棉服、黑蓝色的裤子,很便宜的那种,红通通的脸,被风吹的零乱的头发、粗糙的双手来回搓着,黑鞋里一双脚来回踱着,一双热切的眼睛投来探询的目光。

“来两袋芝麻棍!”我脱口道。

“好勒!”

她麻利地递过两个袋子。她家也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吧!我想。

付了帐,我的心没来由的竟然妥妥的安顿下来了。蜇身回家,掏出手机拔通了母亲的电话。

相关文章

  • 从厨房走出的母亲都干什么去了

    冬日午后,偶得空闲,书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心似被何物牵走,总也安顿不下。于是,我便放它出门。 漫无目的走着,隆冬...

  • 再见,蔚蓝

    袁野从厨房里走出来,恰好看到站在客厅里发呆的蔚蓝,“发呆干什么?洗手吃饭。” 袁野解下腰间的围裙,把米饭端上桌,把...

  • 家长,你都干什么去了?

    今天又有家长跟我聊孩子的语文学习。 这是来自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市的一位妈妈,孩子也是七年级。 她说,“基础、阅读理解...

  • 每天清晨,在锅碗瓢盆的清脆碰撞声中睁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套上衣服伸着懒腰走出房门,母亲在翻炒的空隙间从厨房探出...

  • 万剑穿心

    马顺今天好容易从单位早走一会,想去母亲那儿看看。母亲最近脑瓜越来越不灵光,干什么都丢三落四,下楼买菜,居然连煤气都...

  • 母亲,厨房

    厨房是母亲的。有厨房,母亲就如造物主一般,让任何一样食材都化腐朽为神奇。有母亲,小小的一间厨房就像一位历经岁月沉浮...

  • 一生所爱在厨房

    母亲的厨房一生都是最干净的。 无论何时走进厨房, 地面都一尘不染,灶台、案几干干净净。 母亲一生的厨房也是最神奇的...

  • 母亲的厨房

    家里的房间,各有各的主人。唯有厨房,永远是母亲一个人的。 老家的厨房,用一个泥砖砌成的台子与堂屋隔开。黄...

  • 母亲的厨房

    近日和妹妹们聊天,不知觉中聊到了小时候母亲做的小吃,竟然发现,我们有一个多么美味的童年。猪油粥,冬天的早晨,刚煮好...

  • 母亲的厨房

    母亲今年70岁了,伴随着祖国的成长到壮大,我家的生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而母亲的厨房中每一个“历史性”阶段,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厨房走出的母亲都干什么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ul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