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侄女和侄儿媳特意从长沙赶来株洲逛芦淞服装城,我陪着她们从天明逛到天黑,看着她们口袋里的人民币哗啦啦地往外流,换来了十几包大人小孩的各式衣物,侄女还直呼不尽兴,因为还没来得及去九天逛鞋城买鞋。

两天后的晚上,侄儿媳在微信里呼我说想要换了那件在千仞岗专卖店买的衣领是浅绿色的羽绒服,换成之前她试穿过的全黑的那件。那小妮子问了我的具体收货地址,打算邮寄过来让我帮她进店去换货,我满口应承着行行行,暗笑,她是看我没事做,找点事给我打发时间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那天上午,我去服装城游荡时,特意走进了千仞岗专卖店,才进门,之前为我们服务的两个化着大红唇的导购小姐姐就热情地微笑着冲我打招呼:“你好,欢迎光临。”那当儿她们脸上的微笑用“甜如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我简单地向她们表达了侄儿媳想要换一件羽绒服的意思,年纪稍长的导购问我:“她是什么时候买的?”
说话时,她脸上本来灿烂的笑意不见了,换上了一副带着些类似眼下的冬天里的冷意的神色,那神色令我感觉有几分说不出的滋味。
“三天前买的,我侄女和侄儿媳在你们这一人买了一件。”我顺口接话。
“那我们记不得了,每天这么多人来买衣服,谁记得那么多呢?”这话是从年纪稍轻的导购嘴里飘向我的耳朵的,说话时,她面无表情,眼睛瞪得溜圆,又让我心里增添了几许寒意。

“那是可以换款的是吧?”我耐着性子问两位双手插在上衣口袋的导购。
“可以换,只要没撕掉标牌,没弄脏。”其中的一个导购说。
导购的那句话,让我心里舒服了一点,然而她们接下来说出的话却又令我心里感觉有几分不爽,虽然她们说得似乎并没错。
“我们可以换款,但不退钱。”年长的导购说话简单,干脆,冰冷。
我却已经感觉很不受用了,回了两个字“好的”就走出了店门。一路上,我回想着两位导购前后的表情变化,心里很有些感触。
那天,侄女和侄儿媳进店试穿衣服时,两位导购满脸谦恭,全程微笑,口中尽是溢美之词。在她们买下衣服后,导购热情地送出店门,连声说着:“几位好走,欢迎下次光临。”
可一涉及到售后服务,人家的脸色就变了,没有了微笑,没有了尊重,没有了谦恭,有的只是那种,我已经从你的口袋里掏出了钱,可以对你不用客气了的冰冷态度。但她们却不会去想,自己的冰冷态度可能会阻挡顾客下一次的光临。
我又想,在我们的服务行业中有着太多这样的导购小姐姐,在顾客没有掏出钱来之前,总是被万分客气地对待,而在顾客掏出钱后,再想获得服务人员的售后服务,却可能要遭遇他们的冷脸了。
而服务行业原本就应该是要做到服务至上的,因为只有耐心,周到的服务,尤其是耐心,周到,真诚的售后服务才能带来稳定的,源源不断的顾客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