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部门的小李给领导提了一条建议,说是目前的业务方向极有可能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明了其理由的支撑依据。领导当面夸奖小李全心全意为了部门着想,而且经过了逻辑清晰严密的调研,答应他一定会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业务类型的调整和尝试。
结果事情过去了三个月,部门的业务虽然没有任何好转并且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小李的意见一直都没有被尝试。心灰意冷的小李丢下一句:“算我看走眼了。”便从部门离职而去。前几天他联系我,问我现在部门发展的如何,我就简单的把现状跟他描述了一下。他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如果一个人一意孤行,觉得其他人都是废柴,也许路就到了尽头。
这件事情我本身没有放在心上,今天读了白岩松的《白说》中的“被念歪的《道德经》”,就忽然想起了这个事情。这事儿就是感性惹的祸。无论是部门还是朝代,到了转折的尽头都会有这样的错觉:领导觉得底下的人心怀异胎,底下的人觉得领导忠言逆耳。
远的不说,就是清末吧。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便是这样的误会把清朝临崖一脚,把它踢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开始的时候无论两人如何争斗,其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重振清朝。所以争斗的重点不涉及人身安全,说白了就是目标一致、方法不同;这跟小李和自己的领导遇到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误会,慈禧以为光绪和康有为要“围园劫后”,这还得了。说到底他们是亲戚啊,光绪的亲姨妈啊!得,两人就此已经“貌合”神离,慈禧更是如芒在背。
怎么办呢?慈禧当时依旧手握大权,谁不听话干掉谁,光绪也是可以干掉的那个人,毕竟亲戚又不止你光绪一个,总有听话的。慈禧仔细甄别了一圈,最后选了端王载漪的长子并册立为大阿哥,并预定了举行登基典礼。
可洋人和重臣们都不同意,外部因素先不说,这忠臣们应算是旁观者清,毕竟你们两个争夺话语权就算了,别霍霍国家和人民啊。但是此时的慈禧依旧是“胸有成竹”,她不惧怕大臣,毕竟这么多年早就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了。她要给点颜色瞧瞧的是洋人,你们这些人居然也敢欺负我?端王载漪为了儿子,更为了自己,早就忘记了祖辈的阴德,火上浇油伪造洋人的外交诏令,抓住慈禧和光绪的个人矛盾往死里整。
“归政给光绪皇帝”这一条如手术刀一般直击慈禧的灵魂,由此可见载漪也是一个狠人。受到刺激的慈禧直接对11国宣战,谁也拦不住,当然也有不想拦和不敢拦的。那年的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了京城,光绪说我去谈判,也硬生生被老姨妈按了下来,第二天两人就西逃了、
若是小李和自己的领导、光绪和慈禧能理性积极地看待双方的意见和建议,事情也应该不会被误解而致使双方失调无法力挽狂澜。
“有学者这样阐释:‘同样的一个道理,《论语》是从正面解读的,《老子》是从背面批判的,因此它会给人非主流的感受。’”这也正是和古人所说的“忠言逆耳”相匹配的。毕竟人都是感性的,不愿被人直言,这也是“理性”总被提及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重视什么。语文不好补语文,数学不好补数学。所以《道德经》的价值可能远远高于我们现在的理解。
“任继愈老先生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其实我是不太认可这句话的,这是一种非理性和积极的态度。任何一本书的存在都有其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往往是双向的,也就是不存在无用的知识、只存在被忽略的知识;何况这还是一本流传很久的书籍。“给弱者的哲学慰藉”岂不正是“掌权者、君王和政治家”了解民众的最佳途径?开放的、理性的、积极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最佳的化解问题的路径。
为了证明《道德经》“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主和政治家的一部经典”,白岩松谈到了《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什么意思呢?白岩松:“这是对领导的评价和划分。”、“最好的领导是感觉不到存在的领导”、“感觉不到存在,一切尽然有序”、“排在第二位的领导是被人赞扬的领导。排在第三位的领导是被人畏惧的领导。最差的领导是被人天天拿嘴上骂的领导。”
但是我们理性积极地看待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员工或者民众,最好的员工是你感觉不到他的勋在,但是工作到位、尽然有序,根本不用领导担心和催促。排在第二位的员工是被表扬的员工,他们勤勤恳恳,但希望得到认可。排在第三位的员工是被领导畏惧的员工,能力很好但是有比较明显的缺陷,“食之有味”不忍放弃。最差的员工天天被领导数落,忍气吞声,着实难受。
“除了人民币和大熊猫,没有什么能让全中国人民一致点赞。”用理性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从而让我们获得所需的能量,也许这才是应该追求的世界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