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自己的规则,三四月份不论对于职工还是老板,都是换血的最佳时节——行业黑话“金三银四”。
一提到“找工作”,脑子里自动回响起大幂幂的360°环绕音“找工作上赶集网”(暴露年龄)或者“上boss直聘,直接和老板谈”这样的三流广告术语。
而岛国却让一个被誉为[日本王家卫]的男人亲自操刀拍了部电影来支持招聘市场。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岩井俊二在2014年为《TOWN WORK》招聘杂志拍摄的商业性质的动画电影。
《城镇青年》

电影一共分了三话,三个小故事毫无关联,虽然有一个[城镇青年](Town Workers)的大标题,但导演给每一个小故事都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文艺得不像个正经做招聘广告的。
第一话 《初闻海潮声》
一个离开老家高崎的女大学生,因为向往大海,所以来到了一个海边城市。

利用课余时间找了一份加油站的兼职,她像所有终于得以离开家乡的人那样说起,故乡是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时间一旦被拉长,所有习惯都会固执地告诉自己,“故乡”是个最特别的地方。
就像她最终选择了来加油站打工——因为在老家,爸爸和哥哥都是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汽油的那股臭味给她一种熟悉的安慰。
闻着身上的那股汽油味,以前的嫌弃,此刻却格外留恋。

女孩的手机提示音铃声是海鸥的叫声,和短片开始的第一个场景重叠。听着海的声音,开始想念最初离开的地方。

用一日打工生活,描绘出了年少离家的城镇青年最柔软的心声。
第二话 《读你的梦想》
第二话的背景切换到了便利店,一个女高中生在这儿已经做了两年的兼职,向新入职的员工,和善地讲解收银机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顺路下班回家的路上,得知新同事的梦想是当一个漫画家,在路边认真翻阅完了漫画手稿,分岔的路口,她告诉新同事,“要是作品得奖的话,记得请吃饭啊。”

日子是平常的,但幸运的是支撑着日复一日的“平常”背后,是还会悸动的期许。
和第一话的故事一样,影片利用故事背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个工种,不论是收银员还是加油站工作者。


相比于新同事的梦想情怀,女高中生似乎就是就是陷在平凡日常里的大多数。

但她没有抱怨这平常的工作,她习以为常地记下经常光顾的顾客,也熟记他们的小习惯。
但凡还有“观察人群”的企图,总归是对生活抱有期待的。
第三话 《为这遥远的路程》
在球场内兼职饮品供应员的女生,一边兜售饮料,一边被场内的赛况吸引着。
作为观众看比赛,和作为员工在场内工作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她早已能熟练地指引着一个显然有些迷路的新手同事。
下了班之后,和好朋友一起庆祝生日。
回家的路上把青春的暖色调暧昧表现得格外美好。


影片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当观众以为要进入高潮剧情的时候,故事却戛然而止,片尾音乐顺势响起。
而片尾曲《ぼくら》按照音轨进度,被拆分成了3段,刚好放在每一话的片尾。《ぼくら》的中文翻译就是“我们”,城镇青年,像极了你和我。
歌词中有这样一句:
我们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大人
二十岁生日,已经过了两年两个月
迷茫地走着自己弄不明白的道路
故事设置的场景充满日常感的,影片用途是招聘杂志的市场广告,影片内容,没有办公室的职场文化,没有白领和精英。


岩井俊二用了真人转描的动画技术,让人物画面过分粗糙,却也让空镜特别生活化。除了岩井俊二的个人导演风格之外,也和影片的诞生背景有关。
这支影片诞生于2014年,而2014年的日本经济又是如何呢?
2014年,是日本经济受难的一年,安倍的货币宽松政策和消费税从5%上调到8%,出现日元暴跌,经济负增长、贸易逆差、和无法改变的财政红字。
日本是个“丧”文化盛行的国度,无须刻意贩卖焦虑,日本人的焦虑已经粘稠到骨子里,不需要再拿出来兜售了。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于国民而言,再多鼓吹精英职场的广告恐怕都是无济于事。
而四两拨千金的导演,懂得用一组夏日青春的影片,激活招聘市场。
工作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生活状态。
进入新的职场,面对孤单的自我,小小的温暖都足以感动,告诉自己很快就能上手,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吧。

结束一天手忙脚乱的琐碎工作之后,疲惫地走回自己的小屋。
面对迷茫,我们需要的只是“明天见”的勇气。
这部影片的风格,让人想起日本绘本天后高木直子的“一个住”系列绘本。果然,日本人的颓丧,好像也只有日本人自己能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