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复亲弟,少慕道不仕,服食芝桂。能琴,尤善《南风》。因游衡湘,维舟江岸。见一老人,负书携琴。萧生揖坐曰:“父善琴,得《南风》耶?”曰:“素善此。”因请抚之。尤妙绝。遂尽传其法。饮酒数杯,问其所居,笑而不答。
及北归,至沅江口,上岸理《南风》,有女子双鬟,挈一小竹笼曰:“娘子在近。好琴,欲走报也。”萧问何来此?曰“采果耳。”去顷却回。曰:“娘子召君。”萧久在船,颇思闲行,遂许之。俄有苍头棹画舸至,萧登之,行一里余。有门馆甚华,召生升堂,见二美人于上。前拜。美人曰:“无怪相迎。知君善《南风》,某亦素爱,久不习理,忘其半,愿得传受。”生遂为奏,美人亦命取琴。萧弹毕,二美人及左右皆掩泣,问生授于何人?乃言老父,具言其状。美人流涕曰:“舜也。此亦上帝遣君子受之,传与某。某即舜二妃。舜九天为司徒,已千年别。受此曲多年,忘之。”遂留生啜茶数碗,生辞去,曰:“珍重厚惠,然亦不欲言之于人。”遂出门,复乘画舸,至弹琴之所。明日寻之,都不见矣。
萧复的亲弟弟,从小就慕道,不求仕进,服食的也是灵芝肉桂之类药材。琴艺高超,尤其擅长弹奏《南风》(传说为舜所作琴曲)。他在衡山湘江一带游玩,泊舟于江岸。看见一个老人,背着书,带着琴。萧生向老人作揖行礼,请他上坐,说:“老先生擅长琴艺,会弹《南风》么?”老人说:“我一向擅长此曲。”于是萧生请老人弹一曲,极其绝妙。于是老人将此曲技艺全部传授给萧生。喝了几巡酒后,萧生问老人居所,老人笑而不答。
后来萧生北归,到沅江江口时,上岸去温习《南风》,有个梳着双鬟的丫头,举着一个小竹笼过来说:“我家娘子住在附近,喜欢弹琴,我想回去告诉她。”萧生问她为什么来到这里,丫头说:“来采果子罢了。”去了一会儿就回来,说:“娘子召你。”
萧生在船里呆了很久,也正想上岸走走,就答应了她。很快就有个仆人划着一条画船来了,萧生登上船,舟行一里多路后,见有一处门第极为高大华丽的馆舍,主人召萧生进入内堂,有两个美人坐在堂上。
萧生上前拜见,美人说:“不要奇怪我们为什么接你来此,知道你擅长弹《南风》,我们也很喜欢此曲,很久没有练习过,已经忘掉怎么弹了,希望能得到你的传授。”萧生就给她们弹奏,美人也叫人取来琴具。萧生弹完后,两个美人和左右之人都悄声哭泣,又问萧生是向谁学的?萧生就说了老人的事,并详细地说了老人的形貌。美人流着泪说:“那是舜啊。这也是上天派你去学会,再转授给我们。我们就是舜的两个妃子。舜已在九天上任司徒,和我们分别千年了。学习此曲已经很多年了,都忘了怎么弹了。”
两人就留萧生喝了几碗茶,萧生辞别,两人说:“非常谢谢你的厚谊,但也不希望你将此事告诉其他人。”萧生出门后又坐着来时的画船,回到最初弹琴的地方。第二天再去寻找二妃,什么都找不到了。
《萧复弟》亦出自《逸史》,载于《太平广记》卷三百零五,“神”类。有关舜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历来为文人学士所艳称,本文别出一格,通过《南风》曲,写二妃思念舜的故事,清淡哀婉,韵味悠长,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文正合此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