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即春节前后,我见了一些老同学,聊到各自的近况,有说做生意焦头烂额的,有说考公务员迎来送往的,有说出去打工苦不堪言的,有说娶妻买房生崽好不烦恼的,有说背床板无所事事的……言谈中,我发现同学们眼中透着茫然和无措,当年意气风发自从容的劲头荡然无存了。
与同学们道别后,我独自想了很久,是社会太残酷?还是我们太妥协?是人生本就平庸?还是我们眼界太窄?
我和同学们都来自农村,来自底层,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毕业数年至今,无不为了养家糊口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个别家境较好的同学,倒也能让其长辈拉一把、“冲冲钻”,相对就能过得好一些——这里所说的“好一些”,也只是物质上的相对富足而已。
是啊,大多数人都是在为了物质的富足而使劲。我越来越发现,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所谓的“富足”,其实都过得很“贫乏”,金山银山都掩盖不了的“贫乏”。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同学们聊到以后的打算,开口闭口都是“三子”——车子房子妻子——仿佛那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生追求。现在偶尔回头想想,我总免不了面红耳赤。可我们曾经确确实实就是这么想的。
这些年我常在心里反省自己——曾经蹉跎太甚、荒废太多、悟道太晚。每每反省完就铆足了劲想法提升自己。当然,并不是铆足劲要在赚钱上下功夫——事实上这几年我在生意场上亏得一塌糊涂,负债颇重,我思考过,认为这与我自身的“根基不稳”有关——而是沉下心来,夯实自己,淬炼心性,提升技能。
我这么做是不带焦虑感的,也不会为了奋斗而摇旗呐喊,而是在沉心、虔读、深省中逐渐让自己心中升腾起一股足以步步为营的胆气。
换句话说,我相信“相信的力量”;也因为“相信的力量”而有了实质的向前迈步的能量。什么是“相信的力量”呢?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学中医和学西医有很大的区别。学西医,不用你思考太多,你只需要跟着老师去操作,去临床试验,去接受已知的经过验证的知识就可以学得很好,而且整个世界的医疗科技工具都在帮你;但是学中医就不同了,学中医得从浩瀚的中医药古籍中入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习者根据中医书籍引导,在思考中不断地去调试,去用药,去实践,最终才能学有所成。由此可见,中医学习者从一开始未必能很精准地对最终的结果有个系统的把握,那学习者凭什么去学中医?就凭其内心中“相信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去领悟、去钻研、去开花结果。
这种“相信的力量”也隐藏于我尚未掌握的知识中。我太需要持续不断地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洗涤而沉静下来的智慧书籍了,我愈发感受到:不读好书,思想就禁锢了;不读好书,心胸就萎缩了;不读好书,眼界就狭窄了;不读好书,向前的双足就犹如软脚虾。
而事实上,我的那些同学以及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大多数不爱读书和学习,他们的消遣方式出奇的一致:沉迷于打游戏、刷视频、追神剧、打牌赌牌、胡吃海喝。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这些东西本来并无好坏之分,如果合理安排的话甚至还有益身心。只是不少人已经达到了沉迷的地步,那些爽歪歪的消遣方式就变成“慢性毒药”了。
为什么很多人会沉迷于慢性毒药呢?因为这些慢性毒药可以使人很爽很放松,操作它们既简单易行又不费脑力。我自作主张,称这种令人容易沉迷的生活为“丧尸生活”。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丧”不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中青年人也很“丧”,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中青年人“丧”起来更加心安理得和惊心动魄。因为他们“奋斗”了有些年月了,深深体会到生活施予其的苦痛,而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既然如此,何不好好爽它个七荤八素昏天暗地?花自己的金钱和时间爱怎么“丧”怎么“丧”。可叹欲望如猛虎野兽,甚至有极个别人发展到了相当荒唐的地步。
诸君大可对号入座,自我监视,尤其是笔者本人,因为我也是“丧”过很多年的人,而我又“丧”得心不安理不得,所以更痛苦。于是我想要翻身,想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不为物质和贪欲所困的人。
有人说,人处在不同的等级里边,翻身是相当困难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底层人士翻身比我们国家的底层人士翻身难得多,根本原因是他们国家现有的社会体系下不能再提升了,在没有大的变革驱动下,走下坡路是必然趋势,而我们国家在可预测的时期内还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向上向前。
所以,有志于变得更出色的我们在注重自身努力的同时,更要深刻地认识到:大国崛起是我等小民向好发展的根本前提,很有必要好好地把握。要知道,我们不仅是在为自己奋斗,我们还是在为下一代奋斗。
撰此小文再次告诫自己:三十而立不是成家立业,而是立志;人不立志何以励志?古人又言:“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该把目光放长远些,切莫为眼前的挫折而恐惧萎缩,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心态“但行好事”,吾辈又何愁人生不称心如意呢?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