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影片吸引人的因素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强烈的感官刺激,比如高颜值的角色、精彩的特效镜头、吸引人眼球的镜头、悦耳的音乐等。
2、引人入胜的的情节,比如吊人胃口的情节设置、出人意料的反转等。
3、可引起观众积极心理活动的因素,比如感人的情节、引发观众共鸣的人物、发人深省的影片主旨。
很显然,本片并不致力于营造前两种因素,作为一部涉及幼女性侵案件与少女成长主题的影片,影片的确在情节上带有一些悬念,比如主角小米拍摄下了刘会长性侵幼女证据这个情节的出现,让观众忍不住想要知道接下去小米会如何处理证据,但和优秀的悬疑片相比,本片的情节略为平淡,虽说悬疑并非影片主题,但如果主创把情节好好打磨让影片更加精彩及引人入胜并不是坏事。这里我想到了同样小成本制作的以普通人为主角反应阶级矛盾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通过悬疑情节和出人意料的反转,《一次别离》不仅深刻地展示了阶级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这一发人深省的主题,在情节方面也做得足够精彩并令人印象深刻。
而片中小人物面对强权的压迫和不幸生活的无奈,是比较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一个因素。影片中有个比较冲击人三观并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女主角小米是黑户,为了有钱办身份证,她以自己掌握性侵证据为由要挟刘会长进行敲诈而不是用证据去帮助被性侵的小女孩孟小文,小米并不是坏人,无依无靠的生活磨练出了她的倔强,她太渴望得到一个身份了,为此不惜违法也是无奈之举,但良知让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正义与公道。极端的邪恶或者极端圣母在现实中是少见的,像小米这样的有性情的人物,才是生活中的常态。
在片中,玛丽莲·梦露的雕像贯穿始终,这个雕像的寓意是什么呢?在金象影城举办的主创见面会的交流环节中,导演解释说这个雕像源自一则真实新闻事件,写剧本时她正好看到了这个新闻,而她认为玛丽莲·梦露是被物化的女性的代表,那么可否这么理解,玛丽莲·梦露的雕像的被拆除,代表着女性的觉醒?故事的结局是这么一个场景: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主角小米砸碎拷着她的摩托车的铁链,骑着摩托车离开卖身场所,她身旁路过载着被拆除的玛丽莲·梦露的雕像,这么一个场景,是否暗示了小米的自我觉醒与对自由的追求?
另外,笔者始终觉得片名《嘉年华》与影片内容缺乏逻辑联系,对于这个片名的设定,导演解释说,她之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是希望大家关注美好光鲜背后的灰暗,导演的呼吁是好的,但是影片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嘉年华的内容,取这么一个名字始终有点太牵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