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我知我“病”

作者: 看心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4:39 被阅读0次

图文/喜悦

“感冒”了,无力,嗜睡,心不清静,感受到四周沉闷,看不见天地间的美,陷入沼泽……

直至一天之后,在寂静的房间里为自己准备食物,在那个寂静处,在触碰到那些东西的时候,突然间瞥见了些什么。

想到了“无聊”这个词汇,介于忙碌与清静之间的地带,亦是人们最害怕的触及的地带。

忙碌着,人们找不到无聊的感觉,不管是不是害怕无聊而忙碌,都碰不着无聊的面儿。

而清静是无聊的穿越,在那里,人过得自在祥和而又踏实。是的,人会在某个时间段触碰到无聊,不管愿不愿意,都会来到那个点。

它是一种不舒服,不自在,在那个点,有欲望被搅动,有贪婪升起,长大,那是慌张的、激动的……

我们就是这样进入其中搅腾一番,战斗一番,直至身心疲惫以落寞而告终,接下来不是自然归于清静的,至少现在还没有那样的能力。

接下来会进入无聊之境,进退都不自在,那是一种极大的消耗。看上去像生病一样,却无法找到那个病因。

是的,医生怎么能找到你真正的病因呢?尤其是精神上的,你自己内在发生的来龙去脉,他们怎么能知道?

他们最多只是推测,只是凭靠着一些仪器来检测你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而这样的状况不用检查,你就自己知道。

内在的发生只有自己能知道,只有自己清晰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自己卡在了哪里。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对某人,某件事,某个发生生出了“心”,无论那个心是什么,它都在发生,都在成长,都在变异。

你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态度呢,而自己的态度在助长那些发生。不了解自己,才会有一些错误的助长。

是的,无论是好,或者不好,它们都在生长。有的生长会让自我越来越大,而有的生长则会让自我越来越小。

自我越来越大的时候,私心一定是越来越重,一定是越来越多的掌控,越来越多的欲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动荡不安,最终也只是空虚与无聊收场,而那就是病的形态。

自我越来越小的时候,也有东西在生长,那是对自己的护佑。会帮助自己安抚那些紧张与不安,使自己平稳地从空虚与无聊度过而进入清净之境。

是的,那取决于自己,你没办法要求任何人,让他们停止任何行动,自己要看见自己在做什么,在思维什么。

那个行动和思维是可以自己来看见,来了解的,当它们被了解,那个变化就发生了。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

相关文章

  • 给自己一处成长的后花园

    在探索内在与探索外在时,是需要有觉知的去练习。就像最近,对我很关切的一个师长,我这里称他为哥哥,给自己...

  • 2022-05-21

    探索内在小孩向内求,组内链接探索组员内在小孩向外求

  • 探索内在

    更深地探索内在 允许深层恐惧浮现 直面恐惧 大胆承认 承认很多事情无法掌控 很多变化也不可预期 如是接受 即是消融...

  • 内在探索

    听课笔记 找到原本就存在于你内心的美好品质,就能获得幸福感。 1.面对痛苦,向内观察自我 彻底放弃趋乐避苦的念头-...

  • 探索内在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自问求知实践推敲,让我们的心智一步步走向成熟; 那些曾经对我们帮助...

  • 宁静与自爱

    我想探索忆起在舍与得的艺术游戏中玩耍, 与内在元神相处 我想探索忆起在二元对立的评判标签中跳脱, 与内在小我相处 ...

  • 《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承上言惟无知,是以不我知。恐人错认无...

  • “证”字是解读中医的下半部——读《思考中医》(25)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病”字解读的,“病”字作为解读半部中医的关键字,我们探索了其中内在逻辑。本文从“证”字来解读...

  • 知乐日记:成为自己的高我

    成为自己的高我 文:知乐 图:网络 先解决内在的平衡 再去探索外在的世界 如果没有这个根基 去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的...

  • 探索内在生命—— 真我?假我?

    真我?假我? 真我是真自体,假我也就是假自体,其任务是保护真自体,只有真自体才具有创造性和真实性,因此假自体的背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在探索:我知我“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p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