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我国各地在春节期间都有在窗户上张贴窗花的习俗。张贴窗花,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俗话说:“二十五,糊窗纸。”旧时的百姓每年过年都要换窗纸,为了美观和喜庆,人们都要剪些窗花贴上去。
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那时候,每当临近春节,家家户户常见这样的情景:桌子上摊着红艳艳的纸,姑娘媳妇手中的剪刀发出轻轻的“咔嗦”声,纸屑纷纷飘落。这一幕温馨的场面,年复一年地在民间上演着。
窗花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形赐给他的弟弟叔虞,封其为唐侯。这应该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萌芽。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发明纸张以后出现的。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时,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中就有“暖水灌我足,剪纸招我魂”,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已经在民间流传。宋代的造纸业十分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民间剪纸的使用范围也日渐扩大。
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人们在春节前将剪纸张贴在窗户上,寓意辞旧迎新、接福纳祥,这就是真正的“窗花”了。窗花这一剪纸品种形成后不久,便成为剪纸中最为普及的品种。
由于各地风俗习惯及审美观点的差异,窗花在我国民间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两种风格。南方的窗花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的窗花则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
窗花多用大红剪纸,多为阳剪,用细线造型,以求得较多的镂空面积。窗花的轮廓和窗棱之间,要求疏密有致、格局均衡。除了美化的作用之外,也尽量避免遮挡光线。
窗花一般不事先画底稿和底样。因为窗花本身就是剪纸中的小品,是即兴创作的东西,所以剪起来随意性很强。
但是,剪纸的内容是很有讲究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有“五谷丰登”“连年有余”“贵花祥鸟”“喜鹊登梅”“二龙戏珠”“榴开百子”等,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及人物图案,都表达出人们祈福求祥的愿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剪纸这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窗花的吉祥寓意,也一直铭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