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具有岭南风情的骑楼街,相继兴建,大南路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惠爱路、海珠南路、大新路、一德路、泰康路、文明路、丰宁路、太平路、中华路(解放路)、永汉路(北京路)、维新路(南段)、长堤大马路、靖海路等。
由于骑楼是私人投资兴建,设计也就各施各法,任意发挥,有仿哥特式的,有南洋式的,有复古主义的,有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有巴洛克的,也有洛可可的,几乎西方建筑中的元素,骑楼无不尽备,构成广州街头一轴长长的风景画,纷繁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在“花园城市”“田园城市”观念影响下,政府对究竟是发展骑楼街,还是绿化街,一直举棋不定,颇有鱼与熊掌的犹豫。
惠福路是政府建绿化街的试点。惠福路在清代分几段,互不相通,东为惠福巷,中段为早亨坊,房民国时打通扩筑为马路。按当时的市政规划,惠福路是一条绿化路,沿街植树,不建骑楼。设计者聪明地选择大叶榕作为路树。这种数较为粗生,成长迅速,很快便形成了一条交柯覆盖的绿色长廊。惠福路是广州建成的第一条绿化马路,其经验陆续在其他马路推广,路树树种也变得丰富多样,有细叶榕、有加利、楹树、银桦,木棉、石栗等,把广州的街道装点得郁郁葱葱,四季如春。(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