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吃相越来越难看。
为何我要用巴普洛夫的狗来形容简书里的写作者,还没有想好,至于巴普洛夫又是什么鬼,在此我也没有科普的必要,毕竟能看懂文章的人不是饭来张口的婴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实在不行想象一下《疯狂外星人》里的欢欢。
有段时间,电梯或者地跌扶手上充斥着Boss直聘的车轱辘广告,甭管你爱看还是不爱看,来回就是“跟老板谈!跟老板谈!跟老板谈”,短小精悍、无限循环,无休止的广告语霸占着着急上班族,生怕超时的外卖小哥。如果此时,你在监控视频里,不小心发现一个行为怪异的人,很有可能是因为忍受不了广告语带来的刺激。
BOSS直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时侵扰着耳根的还有简书钻。
从虚拟币官方代表fountain小助理,到斥资重金投身于区块链的韭菜们,成天简书钻、简书钻、首先这种连国家机构都没有承认的虚拟币,除了让各位大量买入,好像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
迷恋简书钻已经走火入魔的“神州飞船”成天分析着收益,画着大饼,组织着某些神秘活动,看各位写作者响应的程度,就是号召大家到天安门自焚也不会皱一皱眉头。这不禁让我想起学校教导主任的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拉帮结派,形成势力团伙”。
重复!不断重复!疯狂的重复!任由这些毫无意义的洗脑语句,一点一滴浸入你,侵蚀你。他们介意我们被当作狗一样对待吗?不介意,反正只需要最后让我们大脑意识被侵占,脑子里都充斥着这无用的“简书钻”即可。虽然它很烦,可是你把它记住了。Ok,目的达到了。那么没人会理会或者分析这些创意是多么低俗,内容是多么聒噪。
简书钻设立的定位是当成游戏中装备升级的一种方式,而白皮书上所谓中心化,不可篡改,体现价值,就像独裁党官宣的未来发展一样。
想憧憬“这世界我来过”,但是都没把你当人,谁又在乎你写了啥,写的怎么样呢。
毕竟还在简书上待着,太过激烈的言辞于谁都不太好,那么分析一下让简书钻如此有争议的区块链,以下只是个人看法。
杨宁在2018年搞起区块链,项目名叫“消费链”,入局之时高呼“区块链将颠覆BAT”。后来发了币,但币价狂跌,跟风杨宁的投资人纷纷亏本、找他维权,最后杨宁哭哭啼啼离开了链圈,临走时还控诉“黑庄”,说自己也被割了,一时间沦为笑话。
更改一下《流浪地球》的台词:道路千万条,钱包最重要,踏足区块链,亲人泪两行。
10年前,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也随之诞生。10年后,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东西,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有的人从中看到梦想和未来,有的人从中看到金钱和欲望。
在传统股权投资领域,退出周期超过5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每年赚取10%、20%的回报就非常不错了。但在区块链行业,动辄2个月、3个月的退出周期,动辄10倍、100倍的回报率,让不少人都为之心动。
因此,才会出现那么多Token Fund。他们在私募阶段以较低的价格向项目买币,等到项目登陆交易所之后第一时间抛售,犹如一群嗜血的狼。什么锁定期,都是“君子之约”。说实话13周的转化期说是担心有场外玩家趁机扰乱虚拟币市场,很难说不是一种变相的套牢。
项目圈投资机构的钱,投资机构圈散户的钱,韭菜希望有别的韭菜接盘。这在资本市场中就是博傻理论。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傻子,可又不想做最后的一个傻子,可是结果就是肯定有人要成为傻子。
微信群里天天有人鼓吹区块链,动不动宣扬着发家致富经。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评估只字不提。言外之意,买了就是赚了,买晚了后悔一辈子。
已经暴毙的媒体“区块链真相”说“这个领域充满骗局,真正的区块链技术还很遥远,基础设施还很薄弱。”
所以说,每当首页或者社群分发出关于“简书钻”的文章时,我总是莫名心头一颤,就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是出现关键词,总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中。
能不能别把我们当成一只狗,我们只是想简单的做一个写字人,很难嘛?
网友评论